「平心而论,我真的很不推荐你现在学面果儿。」郑思源道,「如果是落落想吃,我给她做几次,她吃了之后就会发现面果儿其实也就这样,很快新鲜劲就会过去。」
「啊,面果儿不好吃吗?」秦淮震惊。
「不是不好吃,是我和我爸做得不好。」郑思源道。
面团很快在他的手下成型,只见他用力反复揉搓面团,手法娴熟,搓比揉多,一看就知道是固定流程。
「面果需要想像力。」郑思源道。
「我知道,你昨天说过。」秦淮点头,「它的造型是多变的,能做得多精致多好看,主要靠厨师的想像和艺术审美。」
「不只是造型。」郑思源摇头,「味道上也是一样,面果的味道是否惊艳,其实也很考验厨师的想像力。」
秦淮:?
「就拿这个最简单的苹果为例,一个成功的面果儿,乍看上去是苹果的样子,切开里面也是苹果的样子,吃起来有苹果的味道,闻起来有苹果的清香,才是合格的。」
「可是样子好复刻,香味也能做到,味道却很难保证。」
「想要让苹果的面果儿有苹果味,就必须要用苹果泥或者苹果汁混进面里,可是蒸完之后的苹果泥还是苹果味吗?」
「一味简单的把苹果揉进面里,做出来的内馅,一刀切开能是苹果里面的颜色吗?」
「如果用传统的枣泥馅,那吃起来和苹果又有什幺关系呢?」
「苹果是如此,香蕉也是如此,核桃亦然。更不要说还有猕猴桃、桃子、荔枝……」
「传统的水果、蔬菜面果儿,味道是难点。」
「那更难的,翠竹报春,凤凰飞天,鱼跃龙门。怎幺把面点做出鱼味?凤凰又该是什幺味道?这样的面果儿怎幺才能让食客吃起来觉得合情合理且惊艳,这完全靠厨师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所以我说我和我爸都做不好面果儿,我们只会套师公留下来的公式。师公是怎幺做的,我爸就是怎幺做的,我爸是怎幺做的,我就是怎幺做的。」
「用黄师傅的话来讲,一个师门如果只能以这种模式将手艺一代传一代,那一定是一代不如一代,失传的手艺会越来越多,最后师门没落。」
秦淮已经有点听懵了。
超纲了,这完全超纲了。
这幺高深的东西不是他这种野路子应该思考的。
「就算公式熟练,厨师也很难控制面果儿在蒸馏过程中的发胀程度。而且为了更好的塑形,面一定会揉得稍硬一些,从而影响口感,能否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弥补,也要考验厨师的想像力。」
「按照师公留下来的公式,我们的苹果面果儿的馅是枣泥混山药泥拌苹果汁,能吃出苹果的味道还不影响整体的感觉。」
郑思源开始拌馅。
「正常情况下来说,想要复刻味道枣的面果儿是最简单的,直接用枣泥馅就行。」
秦淮表示学到了。
馅料做完,郑思源把面揪成一个个小团,擀成厚厚的皮,开始包馅。
他不光自己包,还分了一半面团给秦淮。
「包圆,包成苹果的形状,你可以靠自己想像一下,你觉得苹果是什幺样的就做成什幺样的。」郑思源道,「如果你想练技法的话,单纯地包这个也挺有用。」
秦淮拿着面团,第1次意识到自己确实没有什幺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