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张大豪又不是官府。

况且,官府都不养的,凭什幺让他养?

「打黎阳?」

身材高大,年约四旬的张金秤大马金刀的坐在高唐县的大堂上,对这名刚刚来投奔的文士表达了不屑。「你是想害我吧?我当然晓得黎阳有钱有粮,黎阳仓嘛,河北的钱粮都在那里,可那地方在汲郡,跟东都只隔了一个荥阳郡……大宗师一怒,扔下东都来砍了我怎幺办?魏军邺都的精锐屯军从身后扑出来怎幺办?而且我要过去,是那幺简单的吗?武阳郡怎幺说?」

「是……是臣下考虑不周。」那文士赶紧认错。

「知道错了?」张金秤冷冷来问。

「知道了。」文士再三点头作揖。

「砍了。」张金秤随手看向身侧一名武士,然后擡手往下一指,便指向了那文士。「既做了半郡之主,就得赏罚分明!」

文士尚未反应过来,几名披甲武士便涌了下去,而且几人都是修行之人,其中为首者更是一位真气外显的奇经高手,就在堂上轻易拿下此人,乱刀砍了了事……然后方才拖着分成块的尸首下去,复又着人上来洗地。

「这厮存心不良,想取我性命罢了,但也没办法,这年头好人越来越少……」血腥气中,张金秤叹了口气,捏着自己的胡子感慨起来,复又醒悟到什幺,只往堂下一摆手。「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你们都是兄弟,兄弟的话,我张金秤是会听的……你们都说说,该往哪儿去取粮食?」

下面坐着二三十号豪杰,出身高低南北各不相同,闻言齐齐挤出一点笑意,却无一人敢再主动出列。

「得说话!」张金秤见状不耐起来,直接点了一人。「郭敬恪,小郭!咱们虽是老交情,但你是刚入伙的,刚入伙的都得做个进言才行……你来说说,咱们往哪儿去取粮食?」

郭敬恪心中早将那个要自己来当内应的张三爷张龙头骂了祖宗十八代,此时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小心以对:

「张大头领,想要粮食,除了黎阳的话,河对岸徐大郎、单大郎那伙人的庄子里也有……」

张金秤闻言皱眉。

「但过河有些麻烦,徐大郎和单大郎也不是好相与的。」郭敬恪见状赶紧摇头,自我否定了意见。「这样的话,大河下游,隔着平原,据说在渤海蒲台那里,也是有一些屯粮的,乃是三征时放在那里的……据说还有军械甲胄……或许可以取!」

「渤海是高士通跟孙宣致的地盘……」有人小心插了句嘴。

「所以说去晚了,说不定会被这两位取走。」郭敬恪心乱如麻,只能想一句是一句。

「这就有问题了。」张金秤在上面拍着案板烦躁言道。「这俩人为啥不去取这些粮食?是有什幺说法吗?」

「我能想到的……」郭敬恪勉力回复,却怎幺都记不起来那些词了。

「是程大郎,是知世郎王厚!」张金秤忽然自家拍案而起。「蒲台挨着河,县城在河南,应该是程大郎摇摆不定,其他三家相互忌惮……得三家做个联络,才好一口吃了这块肉!他们在相互掣肘子!」

「大头领英明。」郭敬恪还能说什幺。

「若是这般,我趁着他们三家掣肘的时候,只领着人突袭过去,将粮食闷头搬回来,也不是不行。」张金秤在案子后方转来转去。「不过守将是谁?会不会也有些本事呢?此战不能拖延的。」

「没有守将,是个都水使者,据说是关西名门……但不是将门,就好像房家那样的名门……陇西李氏的出身……原来管修路,后来管河运的。」郭敬恪见到事情回到了正路上,终于勉强压下不安,说出了那句话。「大头领,你想想,他要是会打仗,还能去修路?!」

张金秤终于再度拍案,然后看向了身侧血腥味未散的武士首领,并以手指向了下方的郭敬恪:「小郭说得好,就去打蒲台!把上次打清平缴获的金银分他一些!既做了半郡之主,咱就得赏罚分明!」

初秋时节,得了赏的郭敬恪居然当场吓了一哆嗦,然后又忍不住在心里将某人骂了一通……这都什幺事啊?

PS:例行献祭新书《锦唐》……是一本古代刑侦小说,题材难得。

【锦唐】桐棠新作,破奇案,建锦衣卫,创锦绣盛世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