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的公司运营成本包括租金、工资、办公设备等支出,从成立到现在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最开始是一个月花掉10万,中间是30万,现在暂时稳定在120万。
俞兴那时候算了一笔帐,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没了3000块,后来是一睁眼就没了10000块,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但现在一睁眼就没了40000块,反而不太考虑这种压力了。
按照这种运营成本加上招聘业务的支出,百晓生的寿命至少还能维持14个月,当然,前提是招聘这一块不进行大规模的烧钱。
「已经很不错了,就像俞总说的,公司诞生在金融危机时期,现金流仍能这样保持是很不容易的。」刘浩真心夸奖,「俞总很厉害。」
俞兴笑笑:「不能归功于我,这一块主要还是要感谢咱们的资方比较舍得给钱。」
刘浩听到这句话更想夸了,按照俞总对资方的态度,那边还舍得给钱才更厉害啊,但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
他想了想,小小的提了个醒:「整个经济出现了复苏的信号,但它还是有过程的,我们招聘的亏损极可能没法以月来计算,前期的推广支出必然很大,后面如果想要争夺市场,扩大规模的资金也是需要大幅增加,招聘其实算比较传统的行业。」
「相较于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我们除了市场下沉,一个很关键的点还在于如何让这门生意更加高效和精准,这是……」
刘浩说到这里,眼神蹭过钟志凌,最终还是落在俞总脸上:「这是让财报更加好看的要素。」
提到财报,这其实就是目标瞄准上市的筹备了。
只是,刘浩心里有些索然,他在智联招聘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最终失败了,现在在百晓生反复思考过去的得失,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情绪复杂但切中精髓的答案。
俞兴敏锐的察觉到刘总的一些心情,尽管这话听起来有些泛泛,他还是迅速的支使钟志凌,笑道:「是的,刘总这话很对,志凌,你晚上请刘总吃饭的时候好好请教,争取度过一个反复思考的国庆假期。」
钟志凌这些日子都在琢磨和研究这一块,既针对业务,也针对公司里的小山头,同样立即点头道:「晚上我请刘总喝大酒,嗯,高效和精准,这是咱们相较于传统三家能明显提升的部分,因为我们的用户群体本身就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