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舆情(5k)
一篇来自《计算机世界》的报导在内容上并不稀奇,它列举的案例都是过去被许多媒体提到过的内容。
只是,它在整合报导之后的抨击态度堪称史无前例!
由此而来的是短时间登陆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霸占微博热门话题、刷屏百晓生论坛版面,以及,《计算机世界》的网络媒体平台计世网也一度被挤到宕机。
《计算机世界》是在1980年就创办的老牌纸媒,也是全国第一家行业报纸,同时因为时代与政策背景,它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家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外合资报纸。
1991年,它首先开辟计算机市场信息报价版,每周都会公布各大城市主要电脑产品以及配件的报价,也就让那个时候的很多人拿着报纸去逛电脑城,对照价目表谈价格。
史玉柱当年没钱,软磨硬泡的在《计算机世界》上赊了半版的GG,初中的周红衣自学程式语言时就经常钻研这份报纸。
甚至,24岁的马华腾在1995年还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BBS与FidoNet》的文章。
那时,企鹅还未创立。
如此一份见证华夏网际网路行业乃至影响不少业内大咖的报纸,它第一次以这种撕逼的方式下场,矛头直指近几年颇受非议却又市值最高的网际网路巨头公司,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想到会引起如此程度的轩然大波!
舆论疯狂,不,可以说癫狂了!
受此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企鹅白天的股价直接跌了5.3%,市值蒸发17.23亿美元,折合华夏币是115.4亿!
这种情况又立即增加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与参与。
作为反应舆情平台之一的百晓生,俞兴这边接到的承压电话不止一通,算是擦边参与,而同样关注情况又觉猝不及防的幕后空头刘琬英,她看到企鹅股价这样下挫,忍不住顺手捞了一笔,算是中度参与。
真正作为当事方的报社,或许是表明态度,或许是注意到泼天影响,深夜发布一则声明,表示了「争论和异议不管对企鹅还是《计算机世界》都属于无可回避的客观事物,因此,选择忠于媒体使命,选择忠实面对产业的客观问题,选择捅破窗纸、直面争议」。
同时,报社也愿意「虚心听取各界意见,秉承三十年一贯的独立、客观报导理念,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彩、更富价值的内容」。
俞兴估摸着这种舆论影响的压力肯定也是作用于报纸本身了,但它应该能扛得住。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被报导提到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发声了,有的依旧抨击企鹅,有的认为报导只是整合而没实际意义,有的则是……被好奇的寻找身份。
报导里提到一位知名投资机构的副总裁,描述了他「道路以目,暗地骂娘」的风采。
倒不是说这一点有多少的引人注意,而是,这次舆论声势过大,如果只有100人参与,可能没人会去试图分析细节,但1万、10万、100万……总有人在关注边角料。
刘建凯觉得自己真是被俞兴给坑了。
他第一时间看到报导之后完全呆住了!
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计算机世界》里提到的「知名投资机构某位副总裁」是谁吗!!
他第二时间有些不安的给俞兴打电话:「我靠,俞总,你……你看到对企鹅的报导了吧?里面居然提到我了,你……这是你介绍来的采访啊……怎幺办?」
「什幺怎幺办?」俞兴反问,「不是没提你名字吗?你慌什幺?」
「没提是没提,我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要求不要提,但它这个描述……我靠,我们圈子很小的,记者写东西又得不止一个人审核,这玩意的底稿能没有我吗?会不会爆料出来啊?」刘建凯是真的慌。
俞兴镇定的说道:「你这算什幺,它都直接提我名字,更是在百晓生论坛首发,企鹅那边已经找我了。」
「企鹅找你,你怎幺说?」刘建凯隐约猜到答案,又无奈道,「提你,你又不怕,你就那德性,我还得在圈子里混啊……」
俞兴平静的答道:「没得说。」
他又继续说道:「你别急了,不要杞人忧天,真被人知道再说吧。」
刘建凯定了定心神,喟叹道:「企鹅家大业大,你是……哎,你是真能扛压!」
尽管这一点特质已经经过多次验证,但每次被验证的时候总还是忍不住提出来,从打工皇帝、上市公司到投资BOSS、业界巨头,实在不能不说俞总这方面确实经验丰富!
「不要紧张,看这次的舆论情况,你也算青史……不留名了。」俞兴顿了顿,「重在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