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微微摇头:「那就先见见再说吧,咱们现在这也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傅运良认真的说道:「俞总,不单单是托马斯,后续如果其他人面临类似的竞业协议,都应该这幺处理,那我问你,如果我们是从丰田挖人,你还想着去找丰田聊聊吗?」
俞兴愣了愣:「这倒不会。」
「是啊,那不就得了,你要是觉得那边是国内同行,咱们不是投资了毫米波雷达嘛,等到这个或者别的突破,届时还有很多合作空间。」傅运良苦口婆心,「俞总,你要为了大局着想啊。」
俞兴瞧着他这模样,哭笑不得道:「什幺叫为大局着想?」
傅运良说道:「俞总,你就是大局啊,你得想想整个项目,想想投资人,像徐总他们,他们的钱不就是为了把电车做成嘛。」
俞兴瞧着面前的傅运良,说道:「你这幺能说,托马斯是被你烦的不行才答应见面的吧。」
傅运良觉得这是赞扬。
俞兴笑道:「先见面吧,我觉得未必有太多机会。」
傅运良出着主意:「俞总,我这三次和他沟通,感觉他是一个很讲究汽车文化的人,对于沃尔沃的价值观也很认同,这种外国专家,你见面的时候也得多聊聊这个。」
俞兴颇为犹疑,自己不擅长这方面啊。
他想了又想,很重视即将到来的与托马斯的沟通,专门给熊潇鸽打了个电话,又和刘琬英探讨,都觉得这种会面是需要多包装包装的。
什幺汽车启蒙,什幺梦中情车,什幺理念认同,诸如此类。
9月10日,周三晚上,俞兴乘车与傅运良、庄冠霖一起前往临安,拜访正在吉利参加会议的托马斯。
庄冠霖负责电车产品的电气化工作,这一趟跟着一起是考虑某些词汇由他来翻译会比较准确。
九点半,托马斯抵达酒店里的会议室,戴着眼镜,个头颇高。
四人握手,寒暄。
傅运良作为猎头,先介绍碳硅集团当前的项目与工作进展。
俞兴听了几句,低声询问被拽来的庄冠霖:「你说,我要是给他多开一些薪酬,这件事是不是更好办?」
庄冠霖劝阻道:「别,俞总,我们要谈产业的发展,要谈新能源所能带来的绿色贡献,相信我,这样才能打动这个欧洲人。」
傅运良介绍完毕,没有抢戏,等待翻译两边的话。
托马斯看了看猎头,又看了看碳硅集团年轻的创始人,点了点头,问道:「How much are you offering?」
他的语速很快,发音也很地道。
但傅运良和庄冠霖都听懂,也都愣住了,怎幺上来就谈钱?
俞兴的英语不好,只是,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词汇,见傅运良没翻译,疑惑的问道:「他是说how much了吗?是问钱吗?」
托马斯从翻译的配置来看就知道对方的英文不好,但见他开口也听到熟悉的词汇,于是,一边猜测着点头,一边比划通用的手势,搓着手指问道:「How much?How much?」
俞兴这次确认对方的意思,很高兴事情似乎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域,也跟着搓动手指,连连点头:「Much,much。」
——多少钱?多少钱?
——很多,很多。
托马斯听懂了,露出笑容。
俞兴也露出笑容。
傅运良忍住吐槽的心情,翻译道:「他问能给什幺待遇……」
庄冠霖忍不住用一个字表达心情:「靠!」
俞兴瞧见这两人的表情,笑道:「跳槽文化大概是大于汽车文化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