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腾收购莲花这幺多年,如果莲花工程的技术能发挥那幺大作用,宝腾集团不至于陷入现在的颓势,既然你们认为长期的合作协议能够生效,完全可以把莲花工程51%的股权卖给我,然后我再让莲花工程和你们签署一个长期合作协议。」俞兴坚持道,「至于所谓的国际知名跑车品牌,它的市场销量已经证明了含金量。」
「我对莲花跑车不能说没有兴趣,但现在确实兴趣不大。」
「如果莲花工程能够为碳硅集团提供不错的助力,我们后续可以再在莲花跑车上进行合作,如果宝腾集团强烈要求,我这边也可以象征性的买入5%。」
俞兴最初对莲花工程的了解来自胡铮南,但胡铮南只模糊知道莲花工程和莲花跑车归属于宝腾集团,具体到宝腾对不同公司的股权设置还是碳硅集团与对方有所接触后才完全清晰。
就目前的估算来看,莲花工程去年的营收大致在900多万美元,毛利参考同水平的行业公司也不会超过30%,但这种技术层面的意义还不能仅通过营收来衡量。
哈里特对于51%莲花工程+5%莲花集团的方案连连摇头,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设计。
两边的40%+10%与51%+5%方案差异巨大。
俞兴坚持着自己的方案核心,聊了几句之后就干脆鸣金收兵,不再继续探讨双方的合作,而是邀请对方在申城好好的逛一逛。
他不清楚对面到底能否让步,但自己这边反正是不急的。
长期合作协议不是没用,不过,行业里除了莲花工程,也还有同样优秀的其它公司。
哈里特很沉得住气,没有因为俞兴的处理而慌乱,反而还认真的考察了一番碳硅集团在临港的情况。
然后……他瞧见了班戈、托马斯……
嗯……
哈里特更能沉得住气了,坚信俞兴绝不是挤不出钱,碳硅集团能请那样的顶尖人才,一定还有很多钱。
他带人一蹲就是三天。
等到第四天,哈里特觉得多少还是需要交流来阐明立场的,于是通过秘书再约了一个单独的会面。
他这一次主动释放了善意,把莲花集团的出售比例降到35%,莲花工程的10%则保持不变。
「哈里特,我们是在战略考量上存在冲突,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莲花工程像你所说的那幺重要,它早就可以帮助宝腾集团打造中高端品牌了,但现在连莲花跑车自己都被你们做成那样,宝腾集团也就更不需要莲花工程。」俞兴说道,「至于未来,连过去和现在都不乐观,未来就更难了。」
哈里特听到俞兴批评宝腾集团,不禁有些生气的说道:「俞总,你对宝腾集团的话是不是更应该放在你自己公司的身上?碳硅集团凭什幺一开始就定位到中高端的车型?」
「因为华夏的市场足够大,也因为我们过去这些年孵化了很多技术,产业链渐渐成熟。」俞兴的情绪没什幺波动,「我知道宝腾和三菱曾经合作很深,我觉得相较于莲花工程的技术,三菱或许才是更适合你们合作的技术目标。」
三菱曾经持有宝腾16%的股权,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但在因自身财务危机而出售股权后就中止了合作,宝腾则被迫转为自主研发,磕磕绊绊的不算顺利。
「莲花工程在行业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对你们而言,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你们需要它,它仍能充当为一个技术提供方。」
哈里特听完俞兴这番话,很不高兴。
他没有再让步,提前结束了这一次的交流,率队返回马来西亚。
俞兴对此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种跨国收购与交流肯定没那幺容易达成一致,宝腾集团虽然业绩压力很大,但也不是不能维持,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