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投资人不看好雷射雷达,你为什幺愿意投呢?」向少卿看着面前的碳硅集团创始人。

俞兴略微踌躇,还是决定把这件事简化来聊。

他点了一支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说,一家公司到底怎幺才算好?」

李一帆想了想,给出自己的答案:「有好产品,有护城河。」

俞兴追问:「那护城河的本质又是什幺呢?」

李一帆琢磨片刻,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太繁杂了,既有书本上的,也有对现实里各种龙头的模糊感知。

「我觉得吧,一个公司能把东西卖出价格又不会驱使用户转投竞品,那它就挺好的。」俞兴笑道,「我认为,雷射雷达的未来就是这种能力的要素之一。」

这话相当直白。

李一帆似懂非懂。

「BBA有品牌价值,也有各自的细分定位,而像我们这样的新成立的车企,很难拼品牌,最直观的体现还是在科技上拉开差距,雷射雷达有这样的潜力,我也认为它能切实的带来相较于现在车型的安全冗余,这就值得下注。」俞兴进一步说了考虑,「而且,相较于从供应商那里拿货,把研发并进来无疑更方便积累经验,如果以后雷射雷达也能普遍,我们也能更容易的拉开差距。」

孙恺迟疑道:「就怕我们未必能做成功……」

「你们是真把丑话说前面了啊,但这样也挺好。」俞兴笑道,「没有什幺是一定成功的,对于你们这个方向,我就一句话,做不好算我的。」

——做不好算我的。

三人组的沮丧和犹疑在这句话面前都一扫而空!

靠,俞总都这样表态了,还有什幺不敢上的?

李一帆舔了舔嘴唇:「俞总,那这个研发资金的规模……」

「第一笔先挤出来500万美元,虽然成立新公司,但场地都是现成的,员工的一部分也可以先用碳硅集团的资金来招,这都是小钱了,但也节省新公司的支出。」俞兴认真的说道,「我这笔钱本来是要用来做另一笔收购,目前谈僵了,先划出来一部分用在你们这。」

他又承诺道:「明年的研发资金不会低于1000万美元,不管是融资还是我个人的投资,反正是能拿到这笔钱,我在纳斯达克还有公司呢。」

上市公司是最好的信用背书。

三人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兴奋表情,没有怀疑俞总这样的承诺。

从公开信息来看,俞总说的话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他连卖微信的期权都按照承诺发给员工,而那笔钱堪称巨额资金了。

「至于你们的薪资待遇,虽说李一帆说是愿意加入碳硅集团,但综合考虑,还是新公司的期权加工资更适合,未来并入碳硅集团的话可以按照价值转化到集团的期权,碳硅集团未来的目标同样是上市,它的估值是必然会比单一的雷射雷达公司更好的。」俞兴把方方面面的考虑都说了出来,「具体多少的期权,这毕竟和你们自己做项目有所不同,我再研究研究,你们也需要想想这种预期。」

李一帆这时候说道:「俞总,你直接说吧,你觉得多少合适?」

孙恺笑着说出之前真正的想法:「是啊,俞总,你说吧,我们今天就商量定一定,不然,都要分行李散伙了。」

俞兴倒是有些吃惊于他们的「散伙」可能性,虽说融资碰壁,但这种事也不罕见,何至于到散伙的地步?

他沉吟道:「正常来说,新公司拿出10%的期权池给重要员工预备,但考虑到你们本身的作用,大致是每人10%的期权,工资嘛,按照业内的一流标准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