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先锋
8月15日,周一,李一帆再度抵达临港,将会处理雷射雷达公司一些流程上的事情。
经过与孙恺、向少卿的商量,公司名决定使用「灵罡」来替代原本的「禾赛」。
禾赛是美国城市的谐音,灵罡是……临港的谐音和口音,李一帆是从向少卿的口音里获得启发而使用的这两个字。
碳硅集团恰好周一有会,俞兴干脆就让不急着倒时差的李一帆一起列席会议了。
他为大家介绍李一帆负责的「雷射雷达」项目,一时间真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惊讶,这种听起来更应该归于实验室里的方向实在不太好想像商业化场景。
作为近期越来越分担老板身上工作的副总裁,崔之愚缓过思绪之后给予寒暄称赞:「灵罡这个名字好啊,灵就是智慧,听说谷歌搞无人驾驶就是有用雷射雷达嘛,罡这个字……嗯,雷射就像是武林高手发出的无形罡气,灵罡,灵罡,妙啊!」
俞兴和李一帆面面相觑,是这个意思吗?
李一帆喉头滑动,被这幺解读之后就没好意思说谐音的事,微微点头,称赞道:「崔总真是……蕙质兰心。」
崔之愚:「啊?」
「李总在国外时间久了,用词不够精确,行了,雷射雷达会是咱们后半程发展的一个利器,我对于雷射雷达未来几年的大踏步发展是有信心的。」俞兴把话题引回了会议,「就像之前和那些领导说的,也是庄总的见解,新能源车的电气化变革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是电子架构、能量管理、线控技术和智能驾驶四大技术集群协同发展的结果。」
电子架构,能量管理,线控技术和智能驾驶的协同发展。
以及,这四大技术集群的实现路径就是电子化、集成化和软体化。
俞兴之前面对领导们的宣讲也有部分人在场,但此时还是更大范围的明确了碳硅集团从成立到现在的对新能源未来路线的探索和思考。
不光他聊,负责电气化发展的庄冠霖也细致的以各家产品作为看法的注解。
像宝马的纯电i3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搭载的博世线控制动系统很具有前瞻性,而与之类似进步的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等方向,依赖的基础仍然是电机、电池和软体的共同进步。
这些基础进步共同协同作用出来的关键进步无疑会重构汽车的底层逻辑。
俞兴听着听着有些走神,宝马这些品牌其实比自己想像中的更早的在探索新能源的发展,年初的京城车展就有它展出的混动车型,搭载博世iBooster系统的i3说是明年就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