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俞兴不动声色的喝着茶,不可惜不可惜,你们已经直接联系过山峰了。

会议室里的人都觉奇妙,三菱的骗局里面竟然能在己方这边的测试里得到印证。

胡铮南扭头询问老板:「俞总,真的啊?你还打电话问了?」

俞兴见他们拼拼凑凑的往自己这边问,笑着摇头道:「记不住了,好像是吧,可能当时觉得奇怪,但这和我们的工作又没什幺关系,肯定就不当回事了。」

胡铮南觉得有理,但也有种惋惜之感。

工程部的亚当斯闷闷的说道:「过山峰这次不一定能赚到钱,三菱已经停牌了,日本还要追查过山峰这个空头,也许很快就能知道它背后是谁了。」

胡铮南一听这话就猜到为什幺亚当斯今天也没那幺专注了,这位原先是美国Fisker公司的工程部负责人,而Fisker被击垮的最后一击就来自过山峰之前在研报里的判断。

Fisker同样是增程车路线,就是因为如此的分崩离析,亚当斯和部分同事才被远赴美国的刘建凯挖来临港,仍旧沿着增程路线前进。

作为Fisker的高管之一,亚当斯还被拖欠着薪酬,他自然对导致前东家崩塌的过山峰不爽。

俞兴听到亚当斯的这话只觉毛骨悚然,这确实是第一次听到来自行政机构的正式追查,还是挺让人……忐忑的。

他选择结束这个话题:「行了,就到这吧,都是狗咬狗,有什幺好聊的。」

会议结束,但离开会议室的人明显还颇有兴致的边走边聊。

崔之愚与胡铮南留下了。

从上个月到这个月,俞兴在碳硅集团的工作量明显减轻,一是因为重新构建了组织架构,让大家更清晰的来推进工作,二是这两位确实很有能力来承担重任。

崔之愚在长城的时候算是中高层,但接触的工作不像在碳硅这边那幺全面,他却能处理的很好。

胡铮南本来是充当班戈的副手,但他的能力没有局限在提供设计的意见之上,与工程部的对接和落实验证也做得不错。

碳硅集团目前的内部团队很大程度上是国外领头+国内副手+行业精英的配置,项目虽新,但行业里的经验并不欠缺,只是,新能源本身就是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大家必然会有思考和碰撞。

俞兴觉得胡铮南很不错,然而,就之前悬架的选择与整体的设计方案里,因为胡铮南支持了双叉臂的选择,他还在会议上和别的部门吵了起来。

彼时,因为一句「你不就是个搞逆向工程的」,胡铮南被气到摔门而去。

不过,总体而言,内部氛围不错,彼此磨合的也不错。

这两位会后留下来不是要继续闲聊三菱的事,而是提到智波公司的定位。

就在两天之前,智波公司反馈了毫米波雷达的研发进度,基于MMIC射频前端+FPGA信号处理架构的原型已经做出来了,但现在面临着验证解析度、测速精度等核心指标的问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