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传统媒体内容诉讼的这一块不是不可控的,我们还是尽量和解为主,拿钱开路来做内容授权,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立场不同,他们是能谈的,没必要非走完程序,包括临港这边的关系都可以用一用。」吕海颖侃侃而谈,「不过,门户网站这幺一断,我们现在既被动也需要主动的来做内容团队的建设,没道理新浪他们能做资讯,我们找人做不了。」

她顺势把这个话题和自己负责的业务联系在一起:「此外,这种内容团队建设的必然性也有助于我们用户活跃的提高,公司今年最初的目标是1000万日活,现在看来,可能很难完成。」

翟逸飞听到这里,有些踌躇的说道:「日活这个问题,我们的算法技术不够成熟,预计到年底能够有更多的提升,公司下个季度也从百度挖了不少人。」

他简单介绍了技术团队的努力。

吕海颖静静听完之后说道:「我今天提到日活的事不是要谈责任,也是认为这方面的资源需要加大投入,日活的问题是综合性的,钟总现在做的用户总量提升会自然的带动日活的增长,其次,翟总在做的个性化算法推荐从同类资讯软体来看也是比较先进的,同时符合移动网际网路这种碎片阅读的逻辑。」

「还有,类似于新浪微博的这种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的模式也值得学习,有助于在我们自建团队的时候帮忙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

「最后,我认为我们在用户日活这一块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策略,还是拿前辈和竞争对手举例,比如新浪,它的门户网站在很多年前就有地方站,就好像新浪申城的网页,而申城本地的访问者也必然更关心自己这块地方的新闻与信息。」

「只是,因为技术问题,新浪这种分法在PC还行,但在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就很粗糙了,我觉得翟总这套个性化既然是针对到具体的用户,也就应该可以针对某个地区进行信息推送的优化。」

「我反复看了搜狐、新浪、网易包括企鹅他们的移动APP,我认为它们的调整是比较缓慢的,但移动网际网路应该给出更快捷的调整。」

吕海颖总结了自己这番建议的主题:「总的来说,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如何迅速的触达用户,这会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她这是加入碳硅数据公司以来在正式场合系统性的来谈日活问题的解决策略,如此一番娓娓道来着实让会议室里的高管们侧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