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庭笑道:「俞总,我们可以像你一样啊,你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俞兴立即答道:「碳硅集团是独立融资,它不管造车的成败,都不会影响百晓生的股价,是两块完全不同的业务,乐视也会这样吗?」
贾跃庭「呃」了一声,忽然觉得对方的话有点尖锐了。
乐视要弄生态,自然就是要不清不楚,搞着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贴着上市公司的概念。
他这次稍微沉默一会才说道:「我们还在考虑这个问题,碳硅集团的独立融资确实很好。」
「碳硅集团没法放在百晓生旗下,它起步的第一笔资金是微信的出售,乐视如果想造车,资金链的问题必须及早考虑。」俞兴状似真诚的关心道,「我看乐视现在的生态内容就不少,汽车行业的前期需要巨额投入,这方面必须慎重。」
他继续说道:「如果是乐视自己旗下造车,这恐怕很难承受资金的投入,如果是剥离出来,又以什幺方式纳入乐视的生态?如果不进入乐视生态,乐视又是否会出资入股?」
贾跃庭沉默不语,旁边这位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更是一位获得资方认可的造车人,他这些问题……继续细究很难糊弄过去。
他打着方向盘,余光仿佛瞥见俞总一闪而过的幽幽眼神,再侧头一看,对方还在等待自己的回答。
贾跃庭很自然的笑道:「俞总,我还是有些朋友的,乐视要是能把前期筹备做好,应该也是能拿到起步资金。」
俞兴「嗯」了一声,沉吟道:「这样的话,那一定要做好,不然就坑朋友了。」
贾跃庭情不自禁的又看了眼俞总,带着一丝苦笑道:「俞总,你放心,我绝对不是坑朋友的人,不然,我今天也不会专门跑过来看碳硅集团了。」
他不想多聊这个话题,转到了上次已经了解过的部分,问道:「俞总认为特斯拉那种纯电在国内也能有很大市场?」
「特斯拉从跑车到Model S,市场已经比较成功,它在拥有这些开发经验以及技术积累之后必然要继续做一款更低价格的车型,从目前的情况判断,那一定会更受欢迎。」俞兴分析道,「汽车市场认这个,美股市场也认这个,国内市场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咱们这边的市场太大了。」
贾跃庭很感兴趣的问道:「那咱们国内供应链的技术足够成熟了?」
俞兴没有很快回答,思考片刻后说道:「现在算是半生不熟吧,还需要再推一推,但这方面的进展是比很多人想像的都要快的,当然,我是说国产供应链,如果是选择国外供应商,做起来可能更快。」
贾跃庭闻言,好奇问道:「既然选择国外供应商可以更快,碳硅集团为什幺不更快来做?」
「碳硅集团希望能获得更大的主导权,汽车电气化的推进是需要供应商配合的。」俞兴答道,「另外,我们现在也不需要求快,碳硅集团又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快速渲染来提振股价。」
贾跃庭乐呵呵的说道:「怪不得资方认可碳硅集团,俞总是在很稳健的推动电车项目啊。」
他觉得俞总话里好像有点带刺,但这位带点刺又似乎挺正常。
贾跃庭缓缓停下原型车,临下车前称赞道:「这车开起来不错啊,俞总,就是你搞这个增程车,搞这个六座的布置,还真是剑走偏锋!」
他亲自目睹碳硅集团的「九州」一号原型车,觉得实在是反直觉。
增程技术适不适合国内市场且不论,就这种六座车型有卖得好的吗?
贾跃庭想拿常识来展示自己对碳硅集团的关心,但一瞧见俞总炯炯有神的眼睛又取消了这个打算,免得被对方回怼。
「也不算剑走偏锋,我们是做了市场调查的。」俞兴这幺说了句,又摇头道,「但那些调查和我们的想法都还停留在纸面,没有经过市场的证实就是空谈。」
贾跃庭立即严肃的说道:「俞总,我这次过来其实也有个不情之请。」
俞兴惊讶道:「贾总,你们乐视的不情之请怎幺那幺多啊?上次那位也是有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