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既用电,也用油,那幺,纯电续航要做到多少?油箱燃料又要存在多大比例的上限?
这种东西一出来就很可能关乎着后续企业的产品。
胡铮南若有所思,转动着念头:「这要是贴着我们的目标做出个200公里纯电续航的标准,那不就变相提高进入门槛了。」
碳硅集团目前希望的电池性能就是提供这样的纯电续航目标。
俞兴哑然失笑:「怎幺可能那幺高?标准肯定是往下去,要是真细分出来,估计能比50公里高,不过,油箱比例还真得好好研究,这可能就是行业标准了,先看咱们这个油箱大小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合适。」
胡铮南点了点头,提前打个招呼,至少不会措手不及。
他边走边聊,又问道:「朱主任没提别的什幺了?没说给我们放放贷款?」
「他也知道我们刚拿了融资啊,别的没提什幺,哦,就是问了我一个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的选择。」俞兴说到这里,想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问的,但确实挺巧。」
胡铮南认真问道:「俞总,你怎幺说?」
「他问我为什幺想用磷酸铁锂的电池。」俞兴说道,「我说,磷酸铁锂的都是很常见的原材料,不像三元锂那样有卡脖子的风险,朱主任对这个答案还挺意外的,然后就没问什幺了。」
胡铮南有点愕然,他对这个答案也挺意外,这个时候不说之前和宁德时代的交流内容了……
俞兴瞧见胡铮南的表情,笑道:「和什幺人说什幺话嘛,我也没把话说死,反正,咱们碳硅集团进军新能源产业是有过方方面面的思考和实践。」
胡铮南觉得老板思考的比自己想像的更多,斟酌道:「朱主任这次……」
他顿了顿,没把话说下去。
「耽误不耽误他的成绩,诶,这事又没法说,反正,我们是从事实出发,谁来问都是这样,要坚定坚决,不留下摇摆的空间。」俞兴直接把话说清楚。
胡铮南心里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好吧,事实也是最能堵嘴的。
「不过,我们的进度确实也比预期要慢上一些。」俞兴谈到目前进度,「原型车没法最终确定,只能先测着,工艺车间的建设也没跟上进度。」
胡铮南不得不说道:「俞总,这实在是受到供应链的拖累啊。」
从年中到现在,原型车一直在进行台架测试和封闭场地测试,就像力劲集团没法给出切实的压铸机完成日期,这边车间的设备导入也无法最终定下,类似的还有宁德时代的电池研发进度。
如果这些都没问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工艺车间都该全部完成了,然后是样车测试和生产线调试等工作。
「那不叫拖累。」俞兴换了个措辞,「那叫共同成长,没有共同成长的机会,我们能让供应商都尽量贴合我们的要求吗?有得有失嘛。」
胡铮南知道这样的道理,但也得及时指出责任划分。
俞兴冲着胡铮南笑笑,不再聊这个事。
他心里仍然在琢磨市里可能出现的政策和力度,但没过两天就被四号原型车遭遇的问题吸引了注意力。
10月23日下午三点钟,四号原型车在路测的时候出现故障,空气悬架在遭受颠簸的时候爆掉了。
这辆原型车采用的空悬来自德国威巴克,而它也是全球最大的空悬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