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此蹲在临港,苦心孤诣的拟定名单并一个个的打电话询问,或谈科学,或许前景,或聊报效,倒也迅速的诓了几个人进来。

他又打电话给京城的吴恩达,提到自己在推进的这件事,希望好友也能加入进来。

「我已经在百度了,这幺不好吧?」吴恩达迟疑。

「有什幺不好的?碳硅数据只是投资,又不是它来主导,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组织。」余凯说道,「也不是让你从百度跳出来,是可以担任顾问嘛,国内多一个研究深度学习的组织有什幺不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说不定谁是玉呢。」

吴恩达苦笑道:「余博士,你这幺跳来跳去,到底想干什幺?」

「就是想推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慧的发展啊。」余凯认真地说到初衷,「正好俞总愿意支持,可谓一拍即合。」

吴恩达说道:「它会发展的,硅谷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强。」

「不一样,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硅谷,对不对,我给李飞飞打电话,她也愿意回国。」余凯笑道,「多一个尝试,我不觉得有什幺不好,你就先挂个名,工作之余可以聊天解闷。」

吴恩达还是答应了下来,愿意担任一个顾问的名头。

余凯搞定好友,兴冲冲把这件事通知俞总。

他去了办公室没找到人,随后才知道俞总正在试车。

俞兴试完车,瞧见了余凯初步拟出的名单和吴恩达的加盟,笑道:「挺好的,我知道吴博士之前在谷歌也有很大的名头,正好可以拿来游说阿里它们,但是吧,余博士,阿里和企鹅它们如果愿意投钱,很可能是带着强制条件,所以……组织框架是要考虑清楚的。」

「另外,谁适合来出面打交道,你这边也物色好,总不会是你不创业了,打算全心投入到这里面吧?」

余凯点了点头,心里闪过几个名字,琢磨这件事。

但他很快放下,这也需要和人沟通交流再定。

余凯谈到自己另外一个犹豫不决的事情:「俞总,我会再和别人谈谈,其实可以不局限在华人里的,只要待遇可以,宗旨足够高大上,也是可以吸引海外精英的,不过,我今天过来是想请教你,我想好了公司名,就叫『地平线』,但是主要的方向有点难确定,不管机器人还是智能驾驶,两边的落地时间都不好说。」

他是全球顶尖的机器学习专家,拥有耀眼的履历,但从来没创过业,真正要考虑从百度跳出来的事,忽然发现千头万绪。

尤其,俞总愿意牵头会面许多风投,项目上的轮廓更得抓紧时间明确了。

余凯昨天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忽然想到近在眼前的俞总,这一位的创业经验就很丰富啊!

「我还以为你都想明白了。」俞兴有些诧异的看向余凯,「唔……也正常,其实很多人创业就是凭藉一腔热情,你这个……」

他摸出两支烟,递过去一支。

俞兴没有给出明确结论,抽了几口烟后说道:「你这个创业领域是我没有仔细琢磨过的,但商业上有通性,两个都很难,那就肯定没法两个都做,有取舍是对的。」

「我觉着吧,余博士,你首先得明确你的客户是谁,然后琢磨你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最后是你有什幺更好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痛点和需求。」

「这种方式最好是别人难以复制的。」

余凯凝神,等了一会不见下文,惊讶道:「没了?」

「没了啊,还让我说什幺?」俞兴忍俊不禁,「你想让我给你写个项目书吗?你自己的项目得自己琢磨啊,能够衡量这些再有效的推进,也许就能成一半了。」

余凯追问:「另一半呢?」

俞兴真心的说道:「另一半得看运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