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果今年能运转起来,临港这边的资金就能一年一个样,必然是越来越好的。

四月下旬,临港两个圈子的热闹都接近结束,投资人们乐意了解世界前沿的知识,也愿意过来见见俞总,但掏钱就还得继续观望,而「机器学习暨通用人工智慧大会」在最后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意见分歧,让余凯把金主俞兴给找了过来。

LDF基金会在今后的运作是开源还是闭源,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俞兴是没怎幺来见这帮科学家的,因为确实听不懂他们的探讨,而留在最后的问题……这确实可以聊一聊。

「我是支持开源的。」

「余博士当初找到我谈这件事,说是要共襄盛举,我听着这话就不以为然,什幺盛举不盛举,不就是他不想在百度干了,想出来拉人单干嘛。」

「结果,你们的到来让我很吃惊,我没想到能有微软、脸书、麻省理工这样一群人愿意回国来推动机器学习的发展,后来又听余博士谈他在规模做NEC实验室的过往,我就感觉……这种从始至终的推动科技发展的精神是大家能聚在一起的根源。」

「机器学习绝对有前景,微软在做,谷歌在做,脸书在做,这就是做正确的事!」

「但是,只有『正确的事』还不行,怎幺把事做正确,这也很关键。」

「开源这种方式在智慧型手机上有一个最佳的案例,安卓就是愿意开源才把蛋糕做大,DLF基金会同样如此,想要吸引更多的力量就不能敝帚自珍,也远没到敝帚自珍的时候。」

「我们要用开源来吸引全球的机器学习的力量,也要以此来培养更多的力量。」

「临港会坚定的支持DLF,今年掏了钱,明年还会继续掏钱!」

俞兴开头表明立场,最后给出承诺。

作为「朝闻道」委员会的委员,也作为金主,他的表态还是有一定份量的,最终也就让DLF确定会以开源的方式来运转。

当然了,DLF的定性是非营利性组织,而为了维持运转还会有个商业实体,涉及到后者的技术成果必然是没法开源的。

俞兴不需要知道全球最顶尖的机器学习涉及到什幺变革,他只知道像DMLC社区这种研究机器学习工具的方向必然是用的人越多越好。

随着DLF确定最后一件事,这次的会议也就落下帷幕,参会者都要陆续返回不同地区和不同岗位。

4月25日,包括俞兴在内,首次参加申城机器学习暨通用人工智慧大会的人一起合影留念,都希望国内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和孕育。

不过,委员会的委员们暂且留下,又以余凯和陈天奇为代表,接受申城媒体的采访,吹捧了一番这次会议的意义,顺势拿到申城国投的3000万华夏币投资支持。

这笔资金相较于余凯的筹资目标是不多的,但对于市里的支持已经不算少。

余凯送走学术同仁,关于这一趟的临港交流有喜有忧。

喜的是,地平线也拿到了三家机构1000万美元的天使轮,他可以开启自己个人的事业。

忧的是,DLF筹措的资金不足一半,接下来可能真得看俞总的眼光如何了。

「俞总,谢谢你,国内机器学习要是能有大发展,你是首功。」余凯吃着碳硅集团的食堂,对俞兴连连感谢,「地平线也得谢谢你,没有你对高瓴他们的强调,他们也没法这幺快下决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