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35章 九州革新(9K)(下)

碳硅新车发布会的屏幕内容转为碰撞测试。

第一排坐着的陈德绒瞧着这一幕便不自觉地调整坐姿,相当关心「九州」的表现与反馈情况。

他是去年任职回归自己钢铁老本行的宝钢新任掌门人,没调整之前在浙省省里工作,那时候就对相隔不远的临港碳硅有所关注,也知道浙产投对于这个新能源项目的投资。

除此之外,陈德绒早年在嘉兴做了12年的工作,对于海盐出身的俞兴也有两分地缘情分,所以这一趟在碳硅对供应商发出邀请之后便亲自过来了。

碳硅集团的新能源汽车是宝钢内部比较重视的一个合作项目,不仅有提供1500MPa的热成型钢材料,还有工艺上的联合研发。

宝钢在高强度钢领域是近年来才形成的技术突破,一方面在通过早期供应商模式与上汽、一汽、碳硅这类客户合作开发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则还需要解决市场推广问题。

可以说,位于临港的碳硅集团是宝钢多家合作车企里投入最多、研发最积极、需求最迫切的一家,而国内的其它车企对于1500MPa钢的成本比较敏感,还是更倾向于采用成熟的980MPa级双相钢。

两种材料不仅存在3成的成本差异,前者还需要配套模具改造,更加让车企望而却步了。

碳硅集团不一样。

陈德绒掌管宝钢之后还询问过负责对接的高管蒋浩民,得到一个用补贴造好车再用销量压成本的链条模式。

他听完之后尽管觉得能够自洽,但也忍不住有疑问:「真能做成吗?」

当时的蒋浩民给了一个数据上体现的信心:「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不过,碳硅集团那边预定的是一万吨的消化量,这就是他们自己内部有个至少5万辆的目标指标,信心还是很足的,按照他们对车的定位,如果这款车能这幺消化,我们的推广工作就好做多了。」

陈德绒盯着发布会现场正在播放的参数,侧头询问临港的朱泽辉主任:「朱主任,碳硅内部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多少?」

「俞总觉得两三万辆应该是可以争取的。」朱泽辉答了一句,见他开口也就回问了句,「这个碰撞测试的最大侵入量12.7cm,是很好的吧?」

陈德绒虽然脱离钢铁行当很久,但去年转过来是又了解补充业界知识的,闻言便点头说道:「相当好,应该是最高级别的成绩了,外资在高强度钢上的应用没那幺主动积极,从现在到未来几年必然是整个行业开始大范围使用的时间,碳硅的这个车也属于先河的位置。」

「像去年才换代的奔驰C是用它了,奥迪的Q5和宝马X3都还没用,这属于高端配置。」

这种情况既是出于成本和工艺,也是车系高中低配置以及换代节奏的考虑。

现在的碳硅集团属于第一代车,属实是什幺好就上什幺。

朱泽辉看着屏幕上连续跳出的「Good」评分,不忘称赞来自宝钢的原材料:「好钢,好钢。」

陈德绒低声笑道:「好车,好车。」

不管是采用美国IIHS标准的正面25度偏置碰撞,还是欧洲NCAP侧柱碰撞,碳硅九州都显示出最佳的成绩,而与之对比的是去年公开测试的部分知名车型,尽管也是全优与五星,但具体的数据上仍有差异。

台上的俞兴指了指屏幕,介绍道:「感谢宝钢在材料上取得的进步,上述两项测试在全球都属于最严苛的碰撞测试,具有极高的行业公信力,宝钢出品的1500MP钢可以让车身关键部位的抗冲击能力提升30%-50%,可以显着降低乘员重伤风险,感谢宝钢,感谢大家共同为汽车安全做出的努力。」

第一排的陈德绒听到会场里的掌声,上半身稍微挺直,同时敏锐注意到不同机位的镜头已经拍到了自己。

「宝钢是我们国内供应链进步的杰出代表,1500MPa的使用必然会在接下来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车身安全,碳硅集团在这种基础上还采用了全球首创的一体化压铸技术。」

「这种屏幕上的超大型压铸机把将近70个零件一体压铸成2个部件,这样就很大程度上消除焊点和接缝带来的应力集中风险,虽然出现碰撞中可能会提升维修成本,但相较于车身安全所带来的提升,我认为是超值的。」

俞兴切换视频画面,放出了「九州」在不同追尾情况测试下的车尾表现,没有像先前测视里的全过程,这次是2秒一撞,后车从轿车到货车连撞10秒,最后放出5辆「九州」的车尾细节。

「这是同事建议我的现在比较流行的抖音式拍法,最严重的货车追尾相较于其它车型也有明显的进步。」

「我们在探索一体化压铸方案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找方法,带着方法砸投入,最终便是超高强度钢+笼式车身+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免热处理铝合金所做出的……」

俞兴在这里顿了顿,露出笑容的拍了拍旁边的车盖:「谦虚一些,它就是全球最硬的车型之一。」

言下之意也很明白,谦虚了都这样,不谦虚自然就是全球最硬。

从开场的电气化发展到基础材料的进步,再到全球首创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工艺,中间加入悬架、博世iBooster、安全测试结果等信息,最终给出了这样一个宣告的结论。

既是最稳的中大型SUV,也是最硬的全球车型。

俞兴没有讲具体的技术参数,一是发布会时间有限,二是潜在的消费者只关注汽车更具体的表现,而他本次提到的以及没提到的各类信息全都在碳硅集团的直营店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入店客流会得到一对一的信息。

新材料,新工艺,新进步。

这是俞兴所强调的重点发展。

「碳硅集团从立项之初就把安全作为造车的第一选择,所以,我刚才第一时间讲述的就是安全的内容,关于新能源,同样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使用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是整个行业的重中之重,我们既有与宁德联合进行的研发和测试,也和比亚迪等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专利合作机制,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测试严苛化这三大路径来保障安全质量。」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九州」的电池测试,包括机械安全、热安全、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等多个维度。

像机械安全是包括了挤压测试和碰撞安全测试,通过优化电芯排列和壳体材料来保证电池包在挤压变形超过30%之后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像热安全是包括了炉温测试和热循环测试,尤其前者是得益于磷酸铁锂材料本身的高热稳定性以及电芯间的陶瓷纤维隔热层设计,做到远超如今国标的测试结果。

俞兴没有强调现阶段加热到130度并保持30分钟的国标标准,因为标准的进步确实和市场现状有关,碳硅集团的企业内部标准更多是参考美国UL2580认证,比如,电芯在150度±2度环境下保持1小时后无明火、爆炸或电解液泄漏。

同时,因为电芯材料的特性,这一点是更优秀的,九州的内部测试是300度并保持1小时后无明火、爆炸或电解液泄漏,以及,表面温度稳定在200度以下。

「关于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的电池选择,我们当时决策也是承受了压力的,但综合国内市场和我们的车型定位来看,我们认为磷酸铁锂更适合『九州』的使用并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俞兴轻描淡写的提了嘴之前决策所碰见的内外部压力,因为特斯拉使用的正是三元锂,而它的成功让供应商和内部团队都有参考性。

「这种市场现状和技术情况也同样是我们选择做增程式电车的理由。」

「纯电车的续航在我们国内会有一个严重的里程焦虑,而增程式则既综合了纯电的电气化发展优点,也兼顾了续航里程的要求,所以,我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需求可以有适当的选择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