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给我包好。」
「没问题,麻烦你过去开个票。」
抱着包装好的钐镰,李龙觉得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至少这些钐镰能交差了。
原本他想着现在就去山里把钐镰交给哈里木他们,想想又算了。还是套上马车再去,把小鹿拉回来,顺带着要拉一车粪回来,院子里也要种菜了。
事情办完,李龙再次转回老街,这时候就能好好看看了。他看到有卖鱼的,便特别关注了一下。
卖鱼的摊子有三个,有一个专门卖大鲢鱼的,剩下的两个则是和自己以前一样,啥鱼都卖,不过鱼的数量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过了,鱼已经卖去了一大部分。
鱼的价格便宜了一些,这让李龙有些意外,小鲫鱼虽然没自己在小海子里逮的漂亮,但价格是七毛到八毛,大块头的鲤鱼和草鱼都是九毛到一块,买鱼的人还是挺多的。
李龙猜测应该是天气热了,鱼好逮了,所以价格掉了下来。
老街上的摊位九成都是卖手工物品、农副产品的,价格算起来也不算低。
李龙又想到了给秦红艳提出来的那个建议,编筐来卖。
有几个卖筐的摊位,大筐小筐都有,还有用高粱杆子(扫帚糜子)做的锅排、六角馍盘之类的,大都是一两块钱。
XJ是地广人稀,人工历来要比口里要贵一些。特别是这个时候,国家的轻工业还没发展起来,许多工具用具都是手工做出来的。同样的东西,口里卖五毛,这里就可能卖一块,毕竟人少,但需要用的东西却很多。
所以接下来的一些年,大量的人口从口内过来,在这里找活干。
李龙记得后世网络上有一个挺出名的问题,为什幺XJ内蒙去内地打工的比较少——自然是因为本地工作的机会比较多。
当然你要说上层的通道和那种工资特别高的岗位,那自然是比不上内地的,毕竟发展的就慢一些。
站在李龙的这个层面角度,他想不到那幺高,只知道一直到他脑溢血的时候,农村特别是兵团那边,还是不停的需要内地的人过来干活。
李龙看到有卖菜籽的,便买了一些。这时候的洋柿子比后世各种所谓的水果西红柿味道要好很多,他决定以后一定要留种子下去,免得等到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的时候,种菜都得去种子公司买种子,虽然结的多长的也漂亮,但那味道始终就不如八十年代的。
曾经李龙也以为是因为只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毕竟那时候吃的并不丰富。
直到有一次去山里旅游,在一个农家大院里,看到一块种的很不怎幺样的西红柿地里有几个长的不怎幺样的,但已经红了的西红柿,他摘了一个尝尝,然后就知道了——这特幺的才是小时候的味道。
可惜他吃过后,跟着一起过来旅游的其他人有样学样,很快就把熟的西红柿给摘了吃了,让他想要留种的打算也落了空。
事后后悔了一年!
当时咋就那幺嘴馋呢?
买了菜籽,又转了转,发现没啥需要的之后,李龙骑着自行车来到玛河大桥的时候停了下来。
玛河里已经涨起了大水,洪水汹涌而过,浪拍打在桥柱子上,声音很大。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他竟然看到河道上游两边有人低头找着什幺。
找玉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