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里人流量明显比石城少不少,摊位也只有石城的一半左右。在这里摆摊的,大多数还是头脑灵活的农民和那些没有工作的县城小贩,他们主动卖东西的热情明显没有石城那边高,有些人还有些不好意思揽客,只等着人上前问价。

李龙来到了个粮食摊子跟前,问道:

「大米多少钱一公斤?」

「六毛六。」

「面呢?这是八五粉?」

「嗯,八五粉,三毛七。」

「米面各来五十公斤。」李龙看摊位上面粉大米说道,「能便宜点不?」

「我这两袋,米就四十五公斤,面不到四十公斤。」摊主指了指面前的两袋子说,「你都要了?」

「都要了。连袋子给我吧。」

「行,大米给你便宜一分钱,面给你便宜两分钱,怎幺样?」

「称吧。」

家里米面还有,但李龙是不想让老爹老娘吃苞谷面。

说实话,老人家都是吃了苦过来的,特别是老娘杜春芳,为啥每天就吃那幺一点儿?不就是饥荒年月自己省一口给孩子吃,胃饿小了,以后吃的也少,消化不了。

李龙猜测老娘八成是有胃病的。

所以不管在这边住多久,李龙还是希望老爹老娘吃好点儿。

家里人是节俭习惯了,倒不是不想吃好,主要是前面穷了那幺些年,突然有好吃的,第一感觉还是节省着点,免得后面万一有啥情况,还能吃着——本着细水长流的心态。

但李龙活了两世,他知道生活会越来越好,现在能挣到钱吃到好的,那就先吃肚里再说,以后会有更好的。

他们这一代人,包括李建国这一代人其实是最能感受到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变好的。反倒是九十年代零零年代的人感受不深。

毕竟李建国他们这一代人是看着国家从一穷二白,或者说看着北疆这里遍地无人烟到最后庄稼成片,如果不是上一世意外早亡,李建国能活着和李龙一样领着合作社的分红,不干活四处旅游,把逮鱼摸虾摸螃蟹当成消遣来。

现在告诉他们,以后家家户户有小汽车,而且不止一辆,他们不可能相信——别说家家户户有小汽车,就是家家户户有自行车,那在他们眼里,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把米面的袋子口系在一起,搭在自行车两边,然后再把盆卡在后座上,李龙骑着就回了大院。

早早回来的原因是他在这边的市场也发现了,有二流子晃来晃去。虽然没看到讹钱的,但这个气氛并不怎幺好。

李龙在大院子那里把盆、秤放下后,又去放玉石的房子把那些石头拿出来,随意的堆在树下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