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啊,那边戈壁滩、红柳滩兔子洞可不少。平时看不到,这下了大雪,兔子不好找吃的,都跑出来。这雪厚,它跑不动啊,那人都能把兔子追到……」
李龙没说瞎话,过几年,又下过几场类似的大雪,那时候几乎算是全村出动,撵兔子最多的一家,弄到四十多只兔子,剥皮后冻着不少,还有一些活的就干脆放到猪圈里养着,不过大都是没养活,毕竟野兔这玩意儿气性还是挺大的。
「那……唉,后面吧。」李俊峰原本是想着看是不是真就去弄些兔子,不过想想今天还有活,就没再往下说。
清完雪,洗漱吃早饭,然后李建国就来了。
李俊峰就找李建国考证。
「建国叔,小龙叔说这大的雪,去东面哪个滩里,能撵着兔子,是真的不?」
「是啊。」李建国笑着说,「我过来的时候,咱队上有人已经去了,那兔子又没刺,他们撵着后,这大冬天能放,有的能一直吃到过年哩。」
李安国他们听着都羡慕。
「这北疆看着人少,县里也不咋好,这野地里的东西可真多!」陈兴邦感叹着,「好像随便搞搞都能吃饱吃好哩。」
「是这话。」李龙点头,「只要勤快,吃饱吃好是没问题的。再有点头脑,那也就有钱花了。」
这是实话,不过村子里的人,直到二三十年后,才想明白。
实在是因为思想太容易被禁锢住了。
跟着马车,继续往大海子去。前面能看到路上有脚印,但并不多。看来今天去大海子的本村人没几个。
马车在厚厚的雪上压出两道印子来,等到了大海子边上,七十六号身上也出了汗。
整个地面一片雪白,大海子里也不例外,除了几个水槽看过去是黑色的,其他都是白白的一片。
「今天鱼估计不多,能收多少是多少吧。」李龙说道,「我去闸门那边看看,看有没有人在渠里逮鱼。有的话从那边收也行。」
从最开始看到满地的鱼的兴奋,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机械式的一项工作,现在水槽子里那些小鲫鱼,已经引不起陈兴邦他们的兴奋和激动了,有的只是想着今天能收到多少鱼,最后能拿到多少钱。
最终,收鱼的工作因下午上游莫合渠里来的水而收工——闸门也降了下去。
李龙知道,从现在开始,大海子又要蓄水,今年最大的一次收购活动,结束了。
而接下来的,就是休整,等着合适的时机,把鱼卖出去,换钱,完成一个闭环。
而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漫长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