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使不得……」老罗叔也端起了杯子,笑着说,「和那些倒在战场的战友相比,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国家还给发钱……」

这话何其相似——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英雄。

话题有点沉重,没有经历过网络洗礼的陶大强和杨永强不知道咋接话,李龙便换了话题,问陶大强:

「大强,这一年了,日子好过多了,想没想过接下来咋打算?」

「我?」陶大强也没想到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他摸了摸脑袋,憨笑着说,「我觉得现在就挺好。手里有余钱,家里有余粮,我还结婚了,接下来等着生个娃,我觉得日子就这样够享福了,往后可就不敢再想了。」

行吧,不说胸无大志,只能说先前穷日子过的久了,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过个平淡的幸福生活。

也算是一种追求了。

「那你不打算来年多挣些钱,把你家的房子给翻盖一下?你后面有娃了,现在的屋子可就不咋够住了。比如攒些钱,盖个砖包皮的房子?」

砖包皮的房子在现在其实已经是是很好很昂贵的房子,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给家里箍的那个带青砖瓦口的窑类似,就是用土坯盖房,最后再用砖外面包一层,从外面看是砖房,其实里面芯子是土坯。

这样的房子可不是样子货,在北疆来说,土坯房冬暖夏凉,其实是最合适的。等到二十一世纪,大家都盖了纯砖房,好看是好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砖房的缺点就体现了出来,大夏天外面热,屋子里也热。因为砖头比土坯导热性好,那幺外面晒热了,里面也就热了。

土坯房就不一样,导热性差,外面热了里面还是凉的。

冬天也是如此。屋子里烧着炉子架上火墙,土坯房外面冷,传导到屋子里的寒气少,屋子里的暖气传出去的也少,所以才能冬暖夏凉。

但纯砖房冬天散热快,需要烧更多的煤,好在等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国家给了外墙保温的补贴,家家户户搞了外墙保温,会好一些。

但这又催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有了外墙保暖,村子里有些人家在县里买了楼房,冬天上楼开春化雪进院。这进院的时候,因为有外墙保温,屋子里的潮气寒气不好排出来,外面都大太阳了,很暖和了,屋子里晚上却还冷,还需要架炉子。

最后就又搞了电采暖补贴,那些冬天上楼的人家就把电采暖打开,保持十度的温度,这样屋子里始终在零上,没潮气——不过一冬天得烧一两千块钱的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盖砖包皮?没那钱,我才不那幺烧包!」陶大强坚定的摇了摇头,「就土坯房子就行,我是得盖个大房子了,不然家里住不下,而且也不太方便。」

李龙不好深说下去,便问杨永强:

「你呢?永强,你咋想的?」

「我?」杨永强正在撕吃着一条油炸小鲫鱼,听着李龙的话,三两口把那鱼吃完,把手上的油在衣鞋上胡乱抹了一把,然后说道:

「我打算多挣钱,先把我妹妹供出来,能考个中专或者师范,那就最好。等她考上了,我再想着盖个砖房,就砖包皮的那种,盖的大大的,亮亮堂堂的,到时全家搬进去。对了,到时候我也娶媳妇了,嘿嘿,那时候弄个自行车骑上,家里干活弄个马车。」

「你们两个就没想着家里干活弄个小四轮拖拉机?」

「小四轮?嘿嘿,能弄个蚂蚱腿我都能做梦笑到天亮了!」陶大强这会儿是真的敢说,「那一台不得好几千!挣到啥时候去哩?」

「明年要土地承包了。」李龙说道,「到时看能不能多承包一些地,然后种点挣钱的东西,我打算到时好好谋画一下。」

李龙这幺说,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互相看了看,然后陶大强说:

「龙哥,你种啥我种啥。我爹要是不愿意,那就我那份地跟着你种。」

杨永强没说话,就是点点头,表情是很坚决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