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能不跑尽量不跑,这时候冬天冷的白天都能到零下二十七八度,晚上到零下三十度都很正常。

呆在有炉子的屋子里多舒服,就像去年前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才不会天天去砸冰窟窿逮鱼呢。

谁不想在大冬天窝在暖和的屋子里?

李龙吃过早饭就开着吉普车往乌城跑。这回他没在北庭停留,一来没啥事情,二来也没东西给钱主任送,后面再说吧。

他先去的玉器厂,在刘工那里收了四块雕好的玉器。

虽然只有四块,但个头都不小,一副玉镯,一个拳头大小的把件,一块平安无事牌,还有一尊十来厘米高的玉佛。

玉质都非常好,现在刘工名气大,厂里也能送来一些略微大块的料子。

「知道你喜欢收集这个,好材料都给你留着呢。」刘工把这四件东西摆在桌子上让李龙看。

外面有人在橱窗里挑玉器,李龙是唯一一个被允许进来的。

李龙自然高兴,也没讲价,花三百块钱收了这些玉雕。

「玉料开始涨价了,」刘工有些不好意思,原来这样的四块玉雕可没这幺贵的。

「以后玉料的价格会越来越高的。」李龙并没有在意,「现在能囤就囤一些吧。」

和刘工聊了几句,后面厂里有人找,李龙便出来,找地方吃了中午饭,然后便去了农学院。

李龙这一次到农学院,给吴教授带了三袋东西。一袋是大哥家收的打瓜籽,一粒粒都是压平的,还有一袋是昨天晚上杨大姐帮炒的花葵。

第三袋,就是四小队产的米了。虽然乌城周围后世最出名的是米泉的米,但实际上四小队的米在小范围里比米泉的米更出名一些。

甚至于后世有些人测试说这里的土壤富硒,真假李龙不知,只是知道原来的米好吃。

门卫在李龙登记后就把他放了进去,还热情的给他指了吴教授办公室的位置。

李龙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吴教授正在和同事讨论着什幺,注意到门口的李龙后,她笑着站了起来。

同事好奇的看着李龙,吴教授就给他介绍:

「这位是玛县的李龙,我原来在种子公司的时候,他找我买过打瓜籽,后面种的不错,挺有想法的。」

吴教授招呼李龙进来,她的同事便笑着离开。

李龙把东西放下,吴教授也挺有兴趣的看着。

「这是打瓜籽,今年种的也算丰收,不过明年就不种了。」李龙说道,「这个是花葵,昨天才炒的,味道挺香的。还有这个……」

李龙把米袋子打开,一股子新米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是我们小队种的大米,虽然不出名,但味道很好。」

「好好好,谢谢你啊。」吴教授也没客气,都收下了,「打瓜为什幺不种了?」

李龙便把情况说了一遍。

吴教授听完,有些感慨的说道:「现在农民信息不畅,想种经济作物赚钱,又不知道哪些比较符合市场需要,这种跟风式的种植,真的就很容易伤农。」

李龙也点点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初才算停下来,那时候整个乡里基本上都种了棉花,也无所谓跟风不跟风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那你们明年打算种什幺?」不种打瓜,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没了,种粮食除非面积足够大否则也不赚钱。

这一点吴教授肯定是清楚的。

「打算种花葵。」李龙说道,「我们那边有许多盐硷地,目前还没开发出来,虽然分的地比其他村要多一些,但想要大规模种植,目前还不行。」

「盐硷地咱们南北疆都比较多,」吴教授说道,「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整治办法。排硷沟你们知道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