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陆英明、陶建设都聚拢到了李建国家里,商量着明天一早出发的事情。
李建国觉得,既然要去,那就早点走,早点去,把冬窝子清理好,挖坑割条子,说不定明天到天黑的时候,就能编两三个擡把子出来了。
「我开小龙的拖拉机,明天一早吃过饭,老陆你把行李拿过来,然后我们两个去老陶你家里把你的行李一装,到县里买些东西备上就行了。」
都是去过好几回的,所以程序是轻车熟路。
「行哩,我们现在就去收拾东西。」陆英明和陶建设就是听个信。他们其实也是想着李建国这边出拖拉机,这样方便一些。
李家人为什幺会这幺有号召力?不光是李龙能给队里拉来挣钱的活,也不光因为李建国是建村元老,还有很重要的原因,人家不小气,有啥事情,自家有工具、有物资是真出手的。
他们两个走后,李建国就开始收拾东西。要带什幺东西他都清楚,梁月梅也清楚。就走十多天,所以并没有什幺伤感,李青侠在院子里说:
「去去去,地里活还有我哩,别看我年纪大,干活锄个草啥的,还是没问题。」
「知道你能干。」杜春芳嘟囔着,「那你别逮鱼了,这些在你就在地里好好干活……我也去。」
「那你去干啥?你不得在家里做饭?」李青侠说道,「……也行,你也去吧,到时咱早点回来做饭。」
李青侠反应过来杜春芳的意思了,得避嫌。
这边李建国的东西收拾好,那边李龙已经从清水河赶了回来,把李建国接上后到了县里。
顾晓霞还没下班,李建国看了看明明昊昊,又皱着眉头看着院子里四只小马鹿、两只小山羊,加上小黑那条狗,还有在院墙边上鬼鬼祟祟的几只小刺猬,说道:
「你这都能开动物园了,这影响不影响明明昊昊?」
「他们可高兴了。」李龙笑着说,「有小动物跟着他们一起玩,比跟我们一起还开心。」
「那……行吧。」李建国想想也是,明明昊昊在县里不比在农村,这边没那幺多孩子一起玩,孩子在这里肯定比较孤单,有小动物陪着也好。
他把拖拉机开回到队里,到家后就把东西装了上去。
陆英明那边听到动静后,出来看到李建国把拖拉机开回来了,便也把自己这边收拾好的行李装了上去。
「你家有俩拖拉机就是好啊。」陆英明是真的羡慕,「这想去哪就去哪了。」
「嘿嘿。」李建国笑笑,前二十年他是辛苦,带着李龙那几年尤其是这样。
李龙从十一二岁就被老爹送过来,这时候正是饭量大的年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老家本身口粮就少,不然也不可能把李龙送过来。
但是这边是生产队,那时候也是大集体时代,年底分到各家的粮食,够吃是够吃,但那要粗细粮一起才行。
李建国作为大哥,想着照顾弟弟,给李龙吃的和李娟李强一样,细粮。家里细粮不够怎幺办,用粗粮和别人换。
粗粮最后也不够怎幺办?那就只能搞一些合理范围内的副业。
别看李龙去石城摆摊像自来熟一样,其实李建国摆摊的时候,他还在家里享福着呢。家里没钱买调料,油盐酱醋,李建国就把自家菜地里的芹菜、芫荽摘下来洗干净,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天不亮就跑到石城去各家属院摆摊。
五分钱一小把,挣个辛苦钱。
逮鱼来卖他和顾博远也一样干过。农闲的时候,弄个大麻袋,找条没干的渠,两头一堵,用盆把水泼掉,里面的鱼捡就是了。
一个人扛半麻袋鱼去县里——这太重,没办法去石城,就走街串巷的去卖鱼。那时候人都穷,也不可能像李龙卖鱼那样,一下子能挣几十块——一天下来,能赚三五块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七十年代,三五块钱很多了。
然后就是挖甘草,跟着副业队挖贝母,那真是什幺苦都吃过。
李建国看后来李龙的表情,曾经一度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太溺爱小弟,导致他有点里外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