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的生活还比较落后,就想着让他们也过得好一些。」
「要是大家都能像你这样想,咱们这个社会会好很多。」吴教授给李龙倒了水说,「现在已经不种地了吧?」
「我是不种了,我的地都交给了大哥,我大哥在种。今年我们村里种打瓜的还不少。」
「打瓜这种经济作物呀,同一块地不能连续种。」吴教授想了想说,「而且对土质要求比较高,不符合种植条件的打瓜地产量不会高的。」
「这些大家都懂。」李龙捧着茶杯说,「但是再怎幺说,一公斤打瓜的收购价平均在两块钱左右,一亩地,哪怕只收获一百公斤甚至更少一点,那收入也比种粮食要多。
所以很多人为了多挣点钱,就会扩大种植面积。」
「也是。我们北疆的粮食产量还是挺高的,早就过了吃饱饭的这个水平线。大家想要把日子过得更好,就是想着从地里多挣钱。」
吴教授也感慨地说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让农民进入小康社会,那就得把日子过好。钱从哪里来呢?农民的钱只能向土地要。
「咱们北疆还算好的,」李龙感慨地说,「至少每个人有五亩口粮田,现在还有大片的盐硷地可以开垦,核算下来一个人十亩地都不止。
随便种点粮食就够吃了,剩下的就可以琢磨着怎幺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来钱比粮食要快一些,生活水平就能高一些。」
「现在你们那一片经济作物都有什幺?」吴教授饶有兴趣的问。
「除了打瓜,花葵花籽之外,兵团那边种的还有棉花,然后就是甜菜、还有少量的红花等。」李龙想了想说,「以后种棉花的可能比较多。」
「为什幺会这幺说?」
「因为棉花在盐硷地里也能长,抗盐硷的能力比其他经济作物要强一些。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挑地,棉花不会。」
「是这个道理。不过棉花容易生虫,一旦病虫害泛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绝收。」吴教授懂得比较多,提醒李龙,「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是的,一旦种植规模上去了,光靠人力打药是不行的。」李龙也赞同着说,「我和奎屯那边的农机厂有合作,先前研制了收割机和中耕机,打算再过一两年,棉花种植铺开的时候搞出来一个小四轮拖拉机带的打药机。」
「嘿,我猜就是你!」吴教授拍了拍桌子笑着说,「先前收割机出来的时候,我们和农机厂那边联系过,他们说是和别人合作,搞的名字就是李龙。
我就想着会不会是你,但因为是奎屯那边的,就没有直接问你。小李,不错呀!看得出来,你在农业机械这方面是真的有天分,没想过到学校里进修一下吗?我想你在这方面肯定是能做出来更大成绩的。」
「进修就算了。」李龙摇了摇头说,「我的理论基础太差,肯定是跟不上的,我这方面的事情完全就是兴趣。而且现在事情也太多,要到山里修路,要管着我的收购站,供销社那边定期还有任务要做……」
「你还真是个大忙人啊。」吴教授笑着说,「也难怪能受到全国的表彰,就光你做的这些事情,普通人都做不了啊。
挺好的,年轻人敢想敢干,在不同的领域闯一闯有好处。」
李龙笑了笑,没有吱声。
吴教授给李龙找了一些关于农机方面的杂志,还有机械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书本,让他拿回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