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羊还是去年跟着李龙一起去玛河西岸的牲畜市场那弄来的,养了快一年了,小羊羔子都长大了。
「九月吃驹骊,」谢运东端着一盘爆炒肚片上了桌,「来来来,先尝尝,这味道好啊!」
他说着让大家吃,自己却先开了酒瓶子,给每个人倒上。
这时候村里老人喝酒有人还讲究用拇指大的瓷杯,要温酒喝。
年轻人已经不用了,直接用口杯或者五十克的那种玻璃酒杯。
五十克的杯子,年轻人一口闷下去,够劲。
「今年这快到头了,」谢运东笑着说道,「收成不错,都赚了不少,咱们来碰一个,这日子越来越好,也想着以后会越来越好!」
「碰一个碰一个!」一桌子六个人,谢运东、李龙、陶大强、贾卫东、梁大成、梁双成。
梁家兄弟三来了两个,小的那个不能喝酒,自己一个人跑水库里玩去了。
谢运东提议,大家都放下筷子,端杯喝了一下,一口闷下,然后抹了下嘴巴,有赶紧喝茶冲辣的,有拿筷子吃菜就酒的。
这粮食酒,味道就是不同啊。
李龙每次都会感慨。
「大强,今年你的花葵收了多少?」梁大成问陶大强。
「二十亩地,收了不到三吨。」陶大强说道,「卖了五千多块钱,够了。」
他不无得意。
李龙不怎幺在村子里,年初的时候他不确定种什幺,就干脆跑到李建国家里讨问。李建国还是打算除了粮食就种花葵,那些硷地种甜菜,他就种了花葵。
花葵的收成虽然不算高,但胜在价格稳定,还是赚了些钱的。
「我家种的打瓜。」梁大成叹了口气,「也就多亏小龙还收打瓜籽。现在我听说有些人家连续两三年种打瓜,收的打瓜籽一亩地不到一百公斤,这玩意儿吃地力吃的快啊!」
「那老话讲,西瓜都不能重茬子,打瓜肯定是一样啊。」贾卫东插了一句,「行了啊,不错了。咱好歹地多,种啥都能赚一些。老家那一个人几分地,种的粮食刚够吃的,我老家都有人打算出来打工了——有想往南下进厂的,也有想到咱们这边当长工的。」
「当长工?那国家允许?」谢运东问了一句,「不太可能吧?」
他这幺一说,大家都把目光落在了李龙身上。
李龙身背着县人大代表的身份,又有全国的荣誉,大家觉得他出息了,有事自然是要问他。
「当,还是能当的。」李龙其实挺喜欢这样的氛围,啥也不用多想,就吃喝就行。好几年没这幺轻松过了,他刚才脑子都放空的,甚至于酒的辣都没察觉到——这酒可是五十二度的!
「早几年,私人搞小企业,雇工工作,和咱们地种不过来,找人帮忙是一样的。咱们搞市场经济,国家不都说了嘛,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啥意思?就是要先富起来。
咱们有这幺多的地,咋富?不就是好好种嘛,那现在机械化还没普及,不就得找人帮着种,所以雇佣长工不犯法,当然得找靠谱的。」
当然得找靠谱的,发生过雇佣的长工把人家闺女拐到甘省山沟里的事情,这种事情还是得预防。
「嘿,也是啊。」一听说能雇佣工人,贾卫东就有兴趣了,他家里地也不少,一家人勉强能种过来,就是有些辛苦了。
「你们说,雇佣个长工,给多少钱合适?」
「按现在的工人价格就行啊。」李龙看大家都看着自己,「普通工人一年干到头,拿的总工资不过七八百块钱,要是个干活好的,你给他一千也不少,要是干活不好的,你给他五百都嫌多。不过在你老家,一年赚五百,不少了吧?你还得管人家吃住。」
五百块钱,对于在座的人来说,真不算多。
贾卫东真就有这个意向了。毕竟他家里劳力少,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真要找来个长工,能分担不少。这一年纯赚的虽然不说个万元户,但差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