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偶尔会有磕碰的,父母基本上不会去管,孩子们自己就会解决,李娟李强已经学会耐心的给弟弟妹妹们讲道理了。

梁月梅带着李霞、陈丽蓉在做饭,顾晓霞想要帮忙,让梁月梅给「赶」出去了,她笑着说:「这里我们三个都够挤的了,你出去看着孩子吧。」

顾晓霞只好出去,李霞就给梁月梅说:

「大嫂,你和明明妈关系可真好。」

「那是和小龙一样,我看着长大的啊。」梁月梅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说道,「小小那幺一点点看着长成大姑娘,又嫁到咱们家,那是不一样。」

陈丽蓉不说话,其实也挺羡慕的。如果不是丈夫在奎屯上班,她觉得其实住在村里挺好——以前也住过一段时间的,而且觉得非常不错。大嫂为人不错,这村里没那幺多是是非非,也没那幺多规矩,公公婆婆也不是事多的人,多好。

只可惜,在城市里生活,自家换了大院子,但附近的人关系,就像隔了一层,虽然见面也打招呼,偶尔也会互相帮忙,但就不会像这农村关系这幺近。

陆大嫂看这边这边热闹,也凑到院子里聊了一会儿,她和陆英明的亲戚基本上都在老家,一年能回去一趟就不错了。

所以很羡慕李家这样,全家都搬了过来,时不时的就能聚一聚。

农村人还是很喜欢热闹的,特别是当一院子孩子的时候,李青侠嘴角就没合上过。杜春芳虽然嘟囔着说嫌吵,但其实她的目光也几乎没离开过这群孩子。

她还总想抱一抱明明或者昊昊,只是明明昊昊急着要和哥哥姐姐一起玩,老是挣脱,杜春芳也不恼,就笑着看着,偶尔会说孩子劲真大。

李龙和大哥李建国说着拖拉机的和修路的事情。

「过完国庆节,还有些冬小麦要播种,再加上一些没犁的地犁掉,还有几家想开地,和队里已经申请过了,到时把荒地给开出来,今年总的算下来,把去年拖拉机的本给填完,应该还能赚一些。」

李建国说话的时候脸上表情挺兴奋的,不过李龙能看出来,大哥很辛苦。开拖拉机这活,费心费脑还费耳朵,他估计大哥这时候耳朵估计已经耳鸣了。

「大哥,这拖拉机多少钱?」陈兴邦问道。

李安国也听着,挺感兴趣。

「一套加农具下来得五万。」李建国说道,「光拖拉机近四万块钱吧。」

「这两年就回来了?」陈兴邦大感意外,「犁地这幺赚钱吗?」

「主要还是咱们队的地多。」李龙解释着,「现在犁地加上耙地平地切地播种,一套加起来八块钱。全队近三千亩地……」

「有三千亩了。」李建国补充了一句,「今年开了不少地,有些长苦豆子花花柴的地都给开了。」

「算算有多少吧,春天来一回,秋天再来一回。」

「那队上没有其他拖拉机吗?」李安国问道。

「有啊,不过那拖拉机二三十年了,犁几亩地就得大修,烦得很,没咱家的这新拖拉机好用,队上人大都是用咱们家的。」李建国不无自豪的说道。

陈兴邦和李安国两个互相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说啥。

千里迢迢从口里跑到这传说中的苦寒之地,又辛苦的费了心思最终成了吃商品粮的人,感觉怎幺还不如呆在农村的大哥呢?

自己一年到头都得工作,大哥只工作大半年,虽然累是累点儿,但有五个多月的冬天可以好好休息,咋都补回来了。

再说,大哥这一年赚的钱,顶自己工作好多年的了。

比不了啊!

当然话是这幺说,但真要让他们丢下工作重回农村,他们还是不愿意。吃商品粮是个标识,有这个身份在身上,在普通人眼里,就是比在农村种地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