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报纸出来之后,李龙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抽空给刘高楼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情说了一下。
「你说你要买康麦因?」刘楼问道,「台?」
「一台就行了。买两台的话,我估计有人会骂我。」李龙笑着说。
「行,等我二叔打电话过来我给他说。」刘高楼这一点非常的爽快。
联合收割机的价格就没大马力拖拉机那幺贵了,所以李龙买起来毫无压力。
不过他没打算搞那幺多,现在的康麦因只能收割麦子,性能比较单一。而且这玩意儿更新换代非常的快,过几年就能出来麦稻一起收割,再过几年,油葵也能收割,再往后连玉米也能收了。
而且他也没打算直接把别人的活路给堵死一联合收割机太多,那幺小四轮拖拉机带着那收割机用处就不大了。
虽然联合收割机收麦子贵一些,但方便啊。直接收完,不用打场,而且收完的麦杆子没压成片子,牛羊都吃。等压成片子了,牛吃羊就不吃了。
所以给马晓燕讲的,以后小麦的收割就是分成上中下三个体系,最方便的就是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都不用进场,从地里收了直接装车,在车上装袋就能卖到粮食局。
中等的就是用小四轮的收割机收割,捆好后拉到麦场,打场后收麦子。
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就是人工割麦一别看说着原始,现在四队依然有人是这样割麦的。不用别人家的收割机,就人工割,割完后放驴车上拉回去,然后打场。
不是说缺钱,有些人就觉得这钱让别人挣,不如自己割。一个人一个活法,这玩意儿也没办法评价好与不好。
当然联合收割机收获出来的麦子不可能真不进场,还是要进场的,要扬一扬打落。收的麦子里头虽然没有混杂石子什幺的,但麦杂头还是有的,这玩意儿送粮食局去交公粮,是会被打回来的。
但少了打场的工序,算是简单多了。
李龙就是想着赶在收麦之前把这个给买了,到时家里的麦子就能省事了。虽然从老家里叫来这幺多棒劳力,但是七月收麦的时候,正是棉花打顶和打药的时候。
劳动冲突,所以李龙觉得干脆就提前把联合收割机给买来,这样省事。
其实农村的麦场就是这样一点点消失的。以后大家都用联合收割机,麦场就基本上起不到什幺作用了,那留着干啥?不如犁了种地。
虽然四小队的地块比其他队要大的多,但作为农民,谁会嫌地少呢?
和刘高楼打完电话,把事情和马晓燕、姜至瑜说了一下之后,李龙就大部分时间呆在收购站,偶尔会去小海子那里看看螃蟹和虾的生长情况。
让他有些惊奇的是,每次过来,他都能看到小虾或者小螃蟹一生长的速度并不慢。
主要还是小海子里的食物相对丰富,这些家伙不缺吃的,自然长得快了。
「龙哥,你说这螃蟹真能在这海子里长起来?这东西好吃吗?」
陶大强他们这一代人算疆二代,北疆出生后长起来的,对虾的理解就是虾皮。大虾是基本上没吃过的一别说活的,冻货都基本上没见过。
这时候物资是真的少,运过来的虾基本上都在城里就被消耗掉了,农村的没见过,很正常。
至于螃蟹,除了影视节目和书里,能看到的就是偶尔在虾皮里发现指甲盖大的,那都已经很稀罕了。
像李强这幺大的娃娃,冬天有那幺一项非常喜欢的活动,就是在自家买的虾皮里找一些不是虾皮的东西。
小鱼是最常见的,如果能找到一只小螃蟹,那可就惊喜坏了,会拿着珍藏起来,碰到极好的朋友才会拿出来给看看。
吃是绝对不可能吃的,最终这螃蟹的结果就是被玩坏掉了。
「当然能长,而且还能长得很大。」李龙指着岸边水下面一只小小的螃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