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以光那些皮子,李龙又进帐近五十万,算是回了一些血,把上次填进去的钱给补回来了。

贾天龙又过来一趟,拉走了三吨半干贝母,给李龙留下了四十多万的转帐。

李龙余下的时间全在补税——税很重啊。

他又不想偷税漏税,本身立志要做个守法的人。而且现在没有专业的人才,也没办法避税,也没在这上面动脑筋,所以赚的多,交的税也多。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等黄磊走后,他带过来的这些螃蟹苗和虾苗也差不多适应了这边的气候,李龙就拎着去了小海子,他要给小海子里的生物们多增加一些伙伴。

李龙相信这些小家伙会在这里面生长的非常好的。

把螃蟹苗虾苗倒进水里,看着这些小家伙惊慌失措的快速游走,李龙笑了。

小海子的水面面积差不多在几百亩?反正肯定不到一平方公里的。

目前水面有四分之一是被芦苇占着。这些芦苇和里面漂浮生长的鸭鸭草养活了里面的鱼、钉镙、水鸡子等水生生物,对了,还有不少的癞蛤蟆。

小海子这时候的水源主要是从玛河支游开过来的一条大渠,还有就是春夏季的洪水,以及李龙一直觉得有,但始终没找到的泉眼。

在两千年前,地下水位非常的高,这附近的泉水和自流井还是比较多的。

只是四队种了棉花之后,大力开发地下水,光机井就打了十好几口,其他地方也是。

于是地下水位一直下降,到最后泉水就都消失了。

小海子的水源就变成了以洪水为主,每年洪水带着大量的泥沙涌进来,会把水底的高度擡升,加上本身无人管理,慢慢就变成了地上水库。

然后就不知道什幺时候里面开始长蒲草,这玩意儿在这里妥妥算外来物种,直接把芦苇打得丢盔弃甲,在近四十年后,小海子子里已经有五分之四被植被占据,其中四分之三是蒲草,剩下的四分之一是芦苇。

因为这一片被划成了湿地保护区,到冬天芦苇无人收割,又不让点火,所以等到夏天的时候,芦苇老杆子压着新杆子长不起来,芦苇慢慢就萎了。

李龙心说目前看着还行,但以后肯定不能像后世那样。既然自己名义上承包了,那后面的清理肯定是要的。

看着螃蟹苗和虾苗都已经消失不见,李龙便起身开车,看距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他打算去棉花地里看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花长势越来越快,这玩意儿喜热,天越热它越喜欢长,当然也喜欢水。这时候棉花浇五个水就差不多了,但到后来改滴灌的时候,有些人能浇七八个水。

这时候棉花已经长到了膝盖高,叶子很茂盛,把中间的空档都挡住了,现在一眼望过去,地里满满都是深绿色的叶子,非常养眼。

前些天还能看出来棉花有缺苗的,现在已经发现不了。

李龙很满意。

不过隔壁的地好像不太好,看叶子有点泛红褐色,李龙没往跟前去,他知道那是长红蜘蛛了。

变色的范围大约有个一两百平方,李龙打算呆会儿去和许海军说一声,那是许家的地,得赶紧让他打药,不然会传染到全地,还会传到自家来。

他正打算离开去看另外一块地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从东面过来一个人,看那样子,是打算横穿棉花地,然后走到棉花地东北角的机耕道上。

棉花地东面是一大片硷滩。李龙隐约记得,这一片硷滩面积是两百六十亩。在棉花第二次突然涨价之后,这块地被二十八万承包出去了,好像承包期是十五年?

盐硷滩上长着不少红柳和梭梭,当然还有一些适应盐硷的地不知名小草。李龙也知道这些草上会有不少的小虫子。

李家的这块棉花地旁边还有两家种的棉花,都是南北向的长条田,一块地能长有四五百米的样子,横穿的话,差不多是会有两百米的距离。

李龙眯了一下眼睛,看出来这是个女人,然后他就认出来了,是东庄子李新程的媳妇。李新程比大哥李建国小点儿,比李龙大点儿,三十多岁,到四队的时间比李建国晚,比李龙来的早。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