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六大队。
坎苏沟附近,顾博远在一户人家门口检查着一袋贝母的成色。
「贝母不错,挺新鲜的,就是你也洗一下子嘛。」顾博远看完,有些无奈的说道,「我这是第三次在你这里收贝母了吧?我也给你说过,贝母洗的越干净,越干燥,越值钱。
你能在山里跑,能挖这幺多贝母,咋就不知道洗一下呢?」
「嘿嘿嘿。」贝母的主人名叫何万兵,就只是嘿嘿的笑。
他身上的衣服打着好几块补钉,头发也很久没理了,胡子拉茬的,虽然不到四十岁,但人看起来比老顾还显老一些。
院子没门,一件像样的农具都没有,一个四岁多,一个六岁多的孩子在院子里抓石子。
孩子身上的衣服也同样非常破旧,他们时不时的看一眼外面正在交易的几个人,眼睛里满是好奇,却又不敢出来看。
土坯房有两间,里面隐隐能听到孩子在哭闹。
「行了行了,知道你家困难,也就不说你了。来,咱们过一下秤,这贝母个头还不错,给你算十块钱一公斤。」
贝母的价格涨了,顾博远到门口收的时候,会适当的调整价格。这个叫何万兵的是顾博远头一回过来收贝母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他在这边转的时候是听说坎苏沟里有贝母,只是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人挖。
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那拉提,不过这时候还是穷乡僻壤,没经开发。
顾博远是一家家问的。到何万兵家里其实不怎幺抱希望,因为这村子里一共就两家人会挖贝母,其他人大都是少民,连贝母是啥都不知道。
这个何万兵是唯一追出来主动说他会挖贝母的,说只要给他一天时间,明天就能有东西出来。
顾博远相信了他,第二天转其他乡的时候往这边拐了一下,何万兵还真给他拿出了几公斤贝母,一看就是新鲜挖的。
所以也就认识了。
今天这是第三回,顾博远的意思是这一回买完他就不来了。偶尔下来一趟,帮着收购站打打GG就行,天天下来可不行,那就变成游商了。
收购站那边每天都能稳定收到贝母,不过顾博远还是想着多跑跑。
虽然电视上打了GG,但他发现,伊犁的许多山区村庄里,整个村子可能都没一台电视。
整体的经济水平不说比四队,就是比玛县都差不少。
就比如何万兵家里,他有挖贝母的手艺,这边靠近山边,没护林员管,按说应该很容易赚到钱的。
但他们家说家徒四壁真就一点没夸张。上一次顾博远过来收贝母,想着到他家里休息一下,结果门一开,里面连个凳子都没有。
娃娃倒是不少——从十几岁到不到一岁的,五个!
然后从何万兵嘴里就知道了,家里但凡有的,都罚没了。
活该吧。管不住下半身,有啥办法呢?
四队也有超生的,但人家认罚,都是交钱……好吧,这其中好像有李龙的一些功劳。至少从李龙开始在供销社里接活,四队人家的活钱似乎就多了起来。
老顾曾经以为玛县或者四队周围,就是北疆农村的缩影了。
但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他了解的太少了——别说伊犁这边整体和玛县的情况不一样,哪怕就新源的几个大队具体情况都不一样。
越靠近山区,贫困程度越发严重。有些村子是真的通不上电,还有些人家里的情况还不如玛县牧业队的留守点。
甚至于他其实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收东西,就比如何万兵的贝母,就算一块钱一公斤新鲜的,何万兵也愿意卖。
他实在是太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