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呼县也在进行林业系统改革,阿布来提他们的牌子虽然还没挂,但改革方向是一样的。

呼县和玛县都在北庭西面,两个县的情况大致相同,后面的遭遇也差不多——一些试点改革往往都会落在这两个县头上。

老百姓……唉。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的阵疼吧。

阿布来提这里的东西没艾里那里多,但他给李龙说了一件事情。

「以后嘛,我联系了几个护林员,我们一起在山里搞那些山货。」他悄悄给李龙说,「我们工作站嘛,电话有呢。我弄到了东西了,就给你打电话你过来拉。

当然,如果不是很多,我开着嘎斯车就给你送过去了。」

「那好啊。」李龙自然乐意了啊,这对于他来说算好事。

「主要嘛,这两年能截一些采药人的东西,我们护林员的生活嘛,好得很。有酒喝有肉吃。现在改了嘛,我们的钱就只有工资了。

你也知道,护林员的工资低得很嘛,想要像以前那样的生活,不可能了。所以嘛,我们得自己想办法。」

这就体现出来了,阿布来提比艾里想的长远一些,也塌实一些。艾里其实想着还是原来那一套,趁着采药人信息不对称,再收割一波。

但阿布来提想的就长远一些。既然不让我们没收了,这些东西又值钱,那我们完全可以合伙干嘛,自己负责的山区自己开挖,林业派出所的总不能抓自己人嘛。

灯下黑哪里都有,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很正常。

阿布来提这里有李龙的电话,李龙的意思是他只要搞到东西了,那就给李龙打电话行了。

呼县林业局这里,李龙收了差不多五万块钱的东西,东西装车,阿布来提同样留李龙吃了饭,不过这回没喝酒。

等把车带回收购站卸下来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

两个林业队的合作大体上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收购站大宗的交易就少了,主要还是每天零散的收购。

今年李龙没进山搞「小卖部」,许多人经常去木屋那里等着,最后确定李龙的山中商店不开了,就只能失望的离开。

李龙也是没办法,分身乏术。村里的那些朋友现在都拖家带口的,加上农忙,也不可能进山。

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在收购站忙的也是团团转。贝母收购的旺季,每天清洗贝母是个大活,加上刘高楼定期送来的皮子也需要清理。

这两个人干活是真踏实,真对得起李龙给的工资和奖金。

李龙这边在理顺着收购关系。杜厂长那边也在和领导谈话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想要继续兼任农机厂的厂长。

他的理由也很明确。农机厂这几年发展这幺快,主要搞出来的是新产品,比较符合市场需要。而这些新产品算是他一力推动搞起来的,无论是和设计者还是和采购商,他们合作都非常好。

如果现在贸然换了厂长,对于厂子的发展不利。

杜厂长当然也明确表示,他并不是贪恋手头那点权力,主要还是希望才发展起来的厂子,不要因为换人而导致发展受挫,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如果上级领导机关认为他不适合在这里,那他肯定服从上级的安排。

以前杜厂长可没这幺能说,也就是这两年因为有了新产品,成了不少人的座上宾,经历的多了,成长了。

不光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厂长,更要成为能让厂子发展、工人受益的政治厂长。

杜厂长的表态让领导很满意,说也会认真的考虑。

毕竟杜厂长是有功之人。他的农机厂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展成为全市上缴利润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说起话来自然举足轻重,份量还是有的。

领导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说会认真考虑他的建议和想法。

杜厂长回到厂子里之后,就给李龙打了电话,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