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上写着这次拉过来的东西。
汽车五台,两台嘎斯六九,一台拉达,两台伏尔加。这些需要李龙支付四千美元。
羚羊角三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九万元。
鹿角一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两万块钱——是的,你没算错,两万。太便宜了。
皮子三千张,二十四万。
综合下来,李龙要给刘高楼三十五万人民币和四千美元。美元自然就是从白糖钱里面扣,人民币李龙直接给他转帐。
还有老顾拉过来的七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八十公斤野蘑菇干。
羚羊角李龙已经堆满两个房间,第三个房间也有一半了。
他打算再过五年,然后陆续出货。
毕竟眼下的价格,还不到出货的时候。
等玛县的轧花厂可以接受采棉机采的棉花的时候,他出一批羚羊角,然后买一台新采棉机回来。
毕竟国内到零八年之后才明令禁买卖羚羊角,这一段时间之前,还是可以合法出售的。
李龙虽然略懒,但并不是浑浑噩噩的人。他对自己囤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划,比如大部份玉石,他是打算在下个世纪一十年代之前出掉。
除了留存一些自己、家人、亲戚拥有之外,其他的就出掉。
这玩意儿代表着一种文化,但没必要拥有太多。
羚羊角之类的已经说过了,还有那些字画,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除留一点儿,剩下的也会出清。
至于商业方面,收购站的模式最多也就坚持到下个世纪初,到时各行业细化,分出好多分支来,他这个收购站恐怕就很难开下去了。
主要是竞争肯定会非常的激烈,所以李龙现在就在布局,机械化农业包括现在孟海他们。
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能走的路子,所以李龙不担心。
把控质量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相信以目前自己的人脉,加上上好的质量,不求搞个首富啥的,至少能稳定发展。
这一趟刘高楼依然要五十吨的白糖和一百吨的水泥。
刘山民那边没提其他的,他自然也不会多嘴。
不过李龙估计下一步鞋子、大衣之类的应该也会需要的。虽然哈加盟共和国有鞋厂,但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多少提供给本地人,真不好说。
毕竟南北疆还大量出产天然气呢,但北疆的天然气价格比沪市还要贵。
五十吨白糖依然是五万美元,一百吨水泥是两万美元。李龙每半个月稳定进帐五万多美元,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给糖厂那边支付一万美元)。
李龙觉得依然不够,如果到时想买到大量合适机械,必须要有大量的美元,毕竟那时候卢布已经崩掉了。
刘高楼并不很急,所以这边慢慢卸货,他和李龙交易结束之后,就去招待所了——这趟过来的时候他们在奎屯兵站那里吃的午饭,所以就拒绝了李龙的请客。
车子、皮子和羚羊角、鹿角等物资卸下来之后,李龙觉得幸好这收购站足够大,不然还真装不下。
既然刘高楼不打算吃饭,那他就带着先卸货再装货。这回他不打算让梁双成和孙家强卸了,直接开着面包车去零工市场,把还在那里碰运气的十来个人都拉过来,让孙家强和梁双成指挥着他们把物资卸下来。
然后装水泥。
车子卸下来之后,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分开着车停到了前院。那里有盖起来的车棚子,能为这些汽车遮风挡雨。
目前还有两台车没卖掉,加这次拉过来的五台车,就七台了。
不过李龙不愁。他只是担心往后不好找类似的车了——因为一直有人要买车,李龙希望那边运过来的车子没啥大毛病。
至于车子年限他倒没怎幺管,毕竟有些人希望买新车,有些人就希望买便宜车。
刘高楼告诉他,光阿拉木图那里就有不低于十万台车子,刘山民的生意已经拓展到了其他城市,所以车子问题,不需要李龙考虑——现在哈国那边,生活水平降级的人太多了,想卖掉车子改善生活的人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