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刮的方法,可以将绝大部分的鱼肉从那些细小的肌间刺上分离下来。」
「那些Y型刺会大部分留在鱼皮和筋膜上,这样我们得到的,就是最纯粹的鱼肉了。」
当刮得差不多的时候,林予安指了指那张被刮得只剩下薄薄一层红肉和白色筋膜的鱼皮。
「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像白色小叉子一样的东西了吗?这就是狗鱼的肌间刺,也就是Y型刺。」
「它们是生长在肌肉之间的筋膜上的,用刮的方法,把柔软的鱼肉从这些硬刺上剥离下来。
「这样所有的Y型刺都留在了鱼皮和筋膜上,我们得到的鱼肉糜就非常干净了。」
将两条鱼柳的肉全部刮取下来后,他得到了满满一大陶罐的鱼肉糜,估摸着至少有八九斤重。
接下来是调味和去腥,他很庆幸自己获得了大量的野生洋葱,可以让他有去腥的材料。
他将这些葱白和鳞茎部分,用刀剁得极细,形成葱蓉,和适量的盐,一同加入到鱼肉糜中。
然后便进入了最考验臂力的「搅打上劲」环节。
他用一根粗壮光滑的木棍,开始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在陶盆中用力地搅打着鱼肉糜。
「搅打的目的是让鱼肉中的蛋白质纤维重新排列组合,产生粘性,也就是常说的『上劲』。
只有上劲了,做出来的鱼丸口感才会Q弹爽滑,而不是松散的。」
他持续不断地搅打着,陶盆中的鱼肉糜从最初的松散状态,逐渐变得越来越粘稠、越来越有弹性。
当他感觉鱼肉糜已经粘稠到可以轻松地从罐壁上整块提起,并且充满了弹性时,鱼蓉就算是准备好了。
他将不锈钢锅放在火炉上烧着野葱水,然后在旁边准备一陶罐凉水。
用香皂仔细的洗手后,左手抓起一大把上劲的鱼蓉,从虎口处用力一挤,一个圆滚滚的鱼丸便冒了出来。
右手拿着一个用水沾湿的木勺,轻轻一刮,将鱼丸刮入旁边那碗凉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