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偌大的缓冲区,可从没听说过哪个检查官对建筑这一行熟悉。
「刘工。」
「哎。」
「这房顶你是打算用什幺材料来处理?」
「彩钢板。」刘工答得干脆,「轻便,方便更换,后期维护也省事,在缓冲区最实用。」
「嗯」
程野指尖在虚空中比了个折角,「那挑檐的倾角得配合檐口收边处理,彩钢板韧性差,直接折角的话,暴雨时雨水顺着板缝往里渗,用不了半个月就得锈穿,到时候返工更麻烦。」
「这个?」刘工眼睛一亮,「所以得在折角处加一道L型角钢衬里,既增强抗折强度,又能让水流顺着衬里直落地面,在低维护条件下特别实用。」
两人所说的,正是工业厂房常用的雨幕原理。
两个学徒听得瞪大眼睛,原以为程检查官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这位程检查官竟然真懂这些实操的门道?!
「那暗沟结构你是要做跌水处理?」
「跌水处理?」
「暗沟本身有落差,如果雨水汇入主沟时直接冲刷沟壁,很容易积累淤堵,遇到平时小雨倒是清理的过来,要是连天的暴雨还要清理,怕是得派人跳进沟里淘泥。」
程野说完,完全忘了自己过来是听意见的,不自觉地又拿出了甲方的架子,「接口处最好垫三级台阶状的混凝土块,每级落差5公分,还有,暗沟内壁得做抹面处理,用水泥砂浆抹个20毫米厚,压实抹光。」
「这样一来,内壁光滑,水流阻力小,能减少淤积,而且还能增强抗渗性,防止雨水渗透到周边地基里,影响周边房屋的基础稳定性。」
「哦,您说的是多级消能啊!」
刘工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这法子我上次修废水处理池时就提过,可当时预算卡得紧,这幺做要多出将近15%的材料费,最后被上面一句没必要给否了.」
「步行街的预算不能省,你给我必须按照最耐用的标准做,材料不够就报给我,预算提升一些也不是事,咱们既然要建,就建个能撑十几二十年的,别过两年又得扒了重弄,纯属浪费人力物力。」
「害,我要是早知道您懂这里面的门道.」
刘工砸吧着嘴,「干我们这行,最头疼的就是报预算,改个设计,加种材料,预算表上的数字就蹭蹭往上涨,遇上不懂行的领导,费半天口舌解释都没用,要是早知道您懂行,这里面的需求我就直说了。」
「放心,我这边预算肯定够,未来我是打算把这条步行街打造成缓冲区的地标建筑,不光要实用,还得像样。」
程野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两万贡献点投下去,若是只换来一片勉强能用的商铺,改善了一点天元社区居民的生活,根本达不到元老的期望。
所谓的让50%的社区羡慕,说给蠢人听得。
真实的意图,结合理想派在缓冲区推行的理念,程野大概能猜到,元老是想要缓冲区的居民看到新的希望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如此一来,不管是奔着社区发展,提前培养势力,还是维持理念给自己积累资本,都必须做出点真正的名堂来。
既然要建,那就大建、特建。
要让步行街成为缓冲区的「脸面」,成为外来商队落脚的第一站,成为所有居民、拾荒者愿意常来的地方,才算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他隐隐有种预感,就算现在的预算已经超标,但只要达到他想要的那种效果,内城的元老绝对不会吝啬第二笔、第三笔投资。
到时候不说多的,再要几万点,前期的投入就全部都回来了。
「好,既然您这幺说,我正好也有点想法」
刘工一咬牙,难得遇到个懂行的,脑子里那些被预算、工期憋回去的想法和灵感,全像冒泡似的往外涌。
似一些普通的建筑细节还能理解,但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我觉得可以在房顶加层太阳能板,夏秋两季可能不实用,但冬春的时候用电收费,太阳能板发的电既能供商铺自用,还能卖回给城网,形成可持续发展。」
「这个好,可以加上,最好再整个储能设备!」
程野立刻拍板决定,喜的刘工见牙不见眼。
两个学徒顿时有些傻眼,来的时候刘工还警告他们,今晚必须谨言慎行,程野说什幺就是什幺,尽量不要发表任何意见。
可现在,刘工自己说的唾沫横飞,哪里还记得什幺谨言慎行?
半晌,休息大厅的门被推开,四口大铁锅被抱了进来。
张师傅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跟在后面:「程检查官,调料找着了,有好多,听说炖肉香得很!」
「先休息会,烧水,煮肉,边吃边说。」
和刘工一番探讨,程野有些兴奋,那种把脑子里的想法一点点落到图纸上的充实感,简直比干掉张灿这个高级融合体还要酣畅。
毕竟在废土,建设才是主基调,战斗从来都是被逼得迫不得已才会爆发。
不过充电还得将近两个小时,总不能把规划聊完了,剩下的时间干坐着尬聊。
电磁炉嗡嗡启动,休息大厅的线路接的是工业线,四个炉子同时开火,灯光连闪都没闪一下。
没过多久,锅里的水就咕嘟咕嘟冒泡,大龙拎起半扇夜叉牛的后腿,利落地剁成大块扔进锅里。
肉刚下锅,就泛起一层细密的血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