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评价最高的宦官不是三宝太监郑和,而是怀恩。
明朝历史上极少数在《明史·宦官传》中被明确记载为「忠鲠」的宦官。
当明宪宗欲废掉士绅喜爱的太子,文人属性的明孝宗时,怀恩据理力争,甚至以头撞地,痛哭流涕,极力反对。
什幺太监名声最差呢?
就是王振、刘瑾、魏忠贤这种。
挤压官僚士绅,帮助皇帝收回流失的国有资产的太监,评价最低。
最后,下场也很凄惨。
皇帝意志不坚定,感受到官僚系统的压力,这些太监随时会成为牺牲品。
沈善登用《孤勇者》作为主题曲,也是因为陈默或主动或被动的,做了这样的一柄利剑。
《督公》也属于边缘叙事,把太监这样的边缘人物主体化了。
但是沈善登有种感觉,以往主张边缘叙事的群体,可能不会喜欢这部戏。
10月18日。
《督公》发布一支导演特辑。
宣发团队喊出共攘《色戒》文化盛事。
夸《色戒》!
让《色戒》飞上天!
《色戒》在前面顶着,把「屋顶」掀翻了,《督公》这样的「开窗」电影,就不引人注意了。
主演们陈坤、吴京、范氷氷、黄晓明等演员也行动起来,跑宣传通告。
这部戏不只是对沈善登重要,对他们一样重要。
《督公》尺度也不小,不过闯过去就好了。
只要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尺度就会放开。
这才是和主管部门的良性互动。
日后韩三平退休,监制了《隐秘的角落》就打开了尺度。
后来辛爽的《漫长的季节》尺度更是大,比露点什幺的大多了。
但电影基调是那句「往前走,别回头」,不包涵恶意。
反面例子就是现在的很多电影,还有以后的《人民的名义》和《狂飙》。
《督公》上了之后,票房成功,影响良好,以后这种解读方向,就会宽松。
《色戒》出品人之一的蒋志强,还在疏通关系。
哪怕定档了,也不保险。
他还是想着能够把尺度撞开,最好能让港圈独享这个尺度的电影。
港圈商业领域,能够独享黑社会题材。
蒋志强觉得文艺领域,也可以独享大尺度!
「这是冲我们来的又不像啊,为我们说话,看来大势已成!」
《督公》跟在《色戒》屁股后面定档,再结合沈善登之前的《威尼斯归美》的文章,蒋志强还以为是奔着《色戒》来的。
现在看又不是。
随机,蒋志强冷笑,想沾《色戒》的光,想得美!
一般这种文艺片,能持续两周,他对《色戒》有信心,能持续更久,让观众去找细节。
「可惜了,要是能保留三场床戏,能直接闷死《督公》。」
10月22日。
《督公》片方发布功夫特辑,蟒纹服、隐鳞剑,飞鱼服、绣春刀全面亮相。
10月24日。
电影后期完成,韩三平亲自过问之下,快速拿到龙标,协调好产能的长春洗印厂进行拷贝。
10月26日。
韩三平再大的定力也坐不住了。
《色戒》都要上映了,小登也太稳了吧,怎幺还不出动手!
是不是又在骗他这个老同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