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会是孙司徒家的公子吗?」有人猜测道。

这一次的科举,全国参加的人加起来七千余人,其中不乏一些少年天才,而其中有一个解元大热。

那就是孙司徒的公子,孙谦。

他不一样在于,他参加科举非常之晚。

在十六岁以前,连童生都没考,一直在潜心学习。

然后十六岁参加童生考生,以全科第一的成绩,拿下『金元』。

那时,他的学识智慧,早就超过一般举人了。

这次十八岁,又参加举人考试。

所有人都知道,孙司徒让自己儿子那幺晚才科考,只有一个目的,创下科考创建以来无人达成的记录——连中三元。

童生的金元,乡试的解元,会试的状元。

之所以搞诞辰邀请学子这种东西,除了嫁女,再就是炫子。

「有点像,又不太像……」有人道,「孙谦的《赤江赋》我看过,文字极尽华丽优美。而这篇《劝学》,文字自然也是传神,笔力深厚。但明显的感觉到……」

张兆道:「不想用劲。」

对。

高等的文笔是什幺?

那就是,我文章里随便一句,都能够拿出去当名言。

但你通篇看下来,就感觉到,言辞相当简练。

「此篇文章,对于天下年轻读书人,警示意义,是首屈一指的。」

最终,古易信打断了众人『猜人』的八卦情绪,这般评定。

这番话,太重了。

就好比说,《三字经》是小学生必背科目。

孙康附和道:「还有,国子监的所有学士,那些自命不凡的臭小子,都应该会全篇背诵。」

在一旁的晋王,则是格外紧张。

因为他虽然觉得这篇文章好,但实在是没想到,会这幺好……

骨子里对老师的恐惧,让他不敢和古易新对视眼神。

「甲等,毫无疑问。」

孙康说完后,又有些矛盾道:「可是,先前说过,策论不行的话不可能亚元……」

「都写出《劝学》了。」

一向是威严刻板的古易新,捧着这篇说论文,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悦色:「哪怕策论白卷,也当锁定一位亚元的资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