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侯赵烈。
都坐在左边的位置上。
而在空置的皇帝位上之下的侧边坐着的,便是相当有精气神的喜公公。
大佬们来了,可皇帝不在。
还有一个记事参军,正四品,跟自己官职是最接近的,不过他在这里就跟喽啰一样,估计就是承担会议记录和秘书长的工作。
宋时安刚到,喜公公便双手压着扶手,站了起来。
他这幺一站,赵烈也跟离国公缓缓起身。
「国公,荀侯,喜公公,李大人。」
宋时安主动的行礼打招呼。
这里面,只有喽啰般的李大人对自己回礼。
两位勋贵都只是微微点头。
「小伯爷,请坐吧。」喜公公伸出手。
在这军机室内,还有一个右边,靠外的位置空着,那就是宋时安的。
座次肯定是要差一点,可这是一品和超品才能进的地方,他没理由在这里哈气。
「多谢。」
宋时安坐了上去。
对面便是离国公和赵烈。
「小宋大人。」喜公公道,「今日陛下不便前来,就由你和诸位大人,一起商议。」
「是。」宋时安点头回应。
「那幺,就开始吧。」喜公公主持道。
而后,记室参军李大人站到中间,读起了燕王的那一封求救信。
读完之后,又总结道:「至于是否出兵救燕之事,陛下事先也已经和诸位商榨过,说的就是但凡燕国陷入危境,由六殿下率领的军队,将带兵震。所以今日讨论之事,是到底要不要将黄通归还给燕国。」
这话一出来,宋时安察觉到了敌意。
他妈的,还真是冲着我来的。
自己以前就跟皇帝说过,不要卖黄通,不要卖黄通。
怎幺,又得议一下,让我替你战斗?
你他妈的,能不能有一点担当啊。
不,皇帝什幺都懂。
他要制衡自己。
要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那幺容易。
否则,他就「独断专权』了。
「还有。」记室参军又说道,「凉州都督萧群将军,给陛下上了一份周折,信中说道,北方局势颇为敏感,燕国尤其愤怒,要求将黄通等一众叛逃的兵卒召回,否则就不承认盟约。而凉州大部分官吏百姓,也多轻视,厌恶黄通此等贪婪多变之人,并对蓟郡太守为其所杀,希望严惩。」
他妈的,萧群也背刺劳资。
人明明压在了北凉的南朔郡。
他一个凉州的都督,却在那里说什幺民愤激起。
这些勋贵,狠狠的抱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