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物50多种,衍生产物上千种,炉子里的渣都有用。
假若有某个东西,产量、需求量都很小却不可或缺,那为了获得,也得从头开始整。
一个类似的比喻,就像是养鸭子。
你需要鸭舌,但不能只养「鸭舌」当宠物,得从孵蛋开始整,而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鸭腿、鸭脖、鸭头、鸭胗..:.然后这些东西也得要处理。
类似的比喻,也能用在「稀土」上。
其中,石油焦是碳化硅制备的必须品原料,相当于炼铁里的「铁矿」,在石油化工中也是必然副产物,一百吨原油大概能产3吨产量。
但碳化硅粉末制备需要纯度98%以上的石油焦,在常规炼化中是不太常见的。
这就是一根必要的鸭舌,甚至是是一根定制的鸭舌。
若以全国产业链计,想要买到这样的鸭舌还是做得到的,甚至直接采购碳化硅粉末也不是买不到...但翟达需要的化工原料不止一种。
长远来看,他需要就近获取。
毕竟化工中,运输成本占比很大,小罐罐一装,全是数值怪。
如果远距离运输,就还要工厂有存储能力,毕竟万一路途耽搁总不能直接停产吧?要有存储余量,而危化品存储又是风险和成本都很巨大的负担。
翟达希望和陆泽涛合作,解决包括石油焦在内的化工需求,形成超近距离原料供给,
灵活调度,压缩产业成本。
作为立志将碳化硅半导体价格干下来90%的男人,这些事儿早晚要做,如台极电、三星等半导体大厂,化工需求也都是就近与合作方建厂,形成点对点专供。
「石油焦是其一,碳化硅产业链中化工需求复杂而全面,未来研究院也可能产生新的需求。」
「如果可以,也许可以挑选一些要紧环节,研究院和贵司一起合资投产,就近解决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陆叔叔的公司则提供危化品工业管理经验和资质,这样成型能快一些。」
与陆泽涛合作,不是翟达的「必选项」,但是「优秀选项」,作为本地商业领袖,若业务和研究院有结合,也能更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融合。
他对老师哥的人品也比较认可。
小院内,翟达给陆泽涛添了点砖茶。
陆泽涛思索的很认真。
他其实很心动,虽然作为生意人不该草率,但他对翟达的信心是很强的,毕竟他眼看着这个少年崛起至今。
况且他看得出,这个合作并非纯粹是有利可图,也相当于一张本地企业,搭上研究院大船的船票。
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家的公司,也渐渐摸到了天花板。
首富不首富的,也就东阳内有牌面,放到迁市都得撸掉「首」字,只剩富了。
相比而言,翟达手中仅仅是「鸿图OS」,就已经要超过他们这种中等规模工业了。
不过大家都这幺熟悉了,肯定不会单单以「财富」论尊卑,陆泽涛是帮助过他许多次的老前辈。
陆泽涛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些年来,我们的公司也渐渐到了要转型的时候,我是学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