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36章 年纪轻轻说话就大喘气

孙马庄某处空地上,李康达指着前方,为工信部大佬和省里次佬,头头是道地介绍规划情况。

「孙马庄十五万亩建设规划用地,启用过的、有建筑的只有四万亩左右,不过经过摸排梳理,

清退僵尸企业和废弃建筑,还能腾出一些。」

翟达在一旁补充道:「碳化硅工厂规划占地在5000亩左右,当然大致要分为四期建设,第一期在1000亩左右,日后配套产业也会并入其中。」

卢勤俭捕捉到了关键词:「配套产业指的是?」

翟达笑了笑:「上次您看的那台『碳化硅CVD设备」,已经完成。」

卢部眼睛一亮:「这幺快?也没听你提起啊。」

「这点小事专门汇报,显得大惊小怪的。」

卢勤俭立刻追问道:「比市场上现行设备,比如那台原型机如何?差距大幺?」

翟达郑重的点点头:「差距很大..」

卢勤俭一滞,拍了拍这位年轻天才的肩膀:「没关系,慢慢来,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强不强「市场上没有一台设备,在综合水平上能胜过我们的『超大腔体五联CVD」。

2

卢勤俭:.:

年纪轻轻说话就大喘气.

听了翟达解释,卢勤俭才明白为什幺「差距很大」

在均匀性等「性能指标」上并未超出现有设备太多,但在「效能指标」上却秒杀通吃。

单台设备产能提升4-5倍,且自主化成本只有原先的60%,一来一回,都快八九倍拉爆了!

翟达道:「我是回东阳前一天才处理完的,都还没来得及技术固定和整理专利材料,这东西说不上『量产』,不过终究是个产业,类似的设备自主化制造会越来越多,总要有地方,这些都是配套产业。」

由于专项使用+高精尖,此设备和后世光刻机有些类似,除了自家用,哪怕愿意全球去卖,其实买家也就那幺几个公司和一些高校。

就比如TEL的坑爹原型机,一年也就卖八九台,当前的碳化硅玩家太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