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脸都不要了!
与此同时,欧洲,德国。
「英飞凌」的总部大楼中,一场高级别会议正在开展。
会议室里数十人正襟危坐,眉头紧锁。
「各位,我们已经拿到了『MachineKernel』的碳化硅模块样品,面前的是技术部的分析结果MachineKerneI是「机械核心研究院」的英文名,因为「研究院」的英文是Institute,所以欧美人为了顺口时,也被称为:
「MK·I」
研究院的「碳化硅模块」已经交付到了第四批,主要客户都是如国家电网、中国电建、中铁建设等大型客户,且每一块都有明确用途和标号,管理严格。
但.:.阴暗角落里有些人连国都敢卖,更何况卖一下研究院。
当下的风气比十几年后更难评,只是社交媒体不发达,传播不广罢了。
总之在第三批交付中的,部分「模块」通过坏了...丢了...吃菌子了等环节,零零散散的出现在了海外,并被放到了许多企业、研究所的桌上。
这终究是一个公开售卖的物品,管不住也没打算管,实际上翟达还打算日后进军海外市场。
所以也无所谓。
拿去研究吧,就当是被动炫技了。
「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卢卡斯,你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会议室灯光变暗,投影仪放出了一连串专业报告,被称之为卢卡斯的秃顶白人男性开始汇报分析成果。
虽然这一次...成果越多,麻烦越大。
工作频率可达800Khz,体积缩小67%,能量损耗降低70%的...
一连串远高于现今技术的参数,其实英飞凌自己比谁都清楚,毕竟他们就是碳化硅行业的头部玩家。
你要问他们自己只做「衬底」不做「模块」?废话!这不是做不出来了!
能做出来早做了,在这瞎B开什幺会!
从衬底到功率模块,不比碳粉/硅粉到衬底容易,他们这幺多年也就整明白了前半程,后半程则还在努力。
自然很清楚其远大前景,并且一直以来都当做长期战略,投入巨大。
结果横空出世一个研究院,直接中道崩殆了。
本以为这行的没有竞争者,慢慢的在试图掀起女神的裙角,结果发现被纹上了「黄毛」的名字,还写了二十几个「正」。
对方工艺直接达到「成熟」级别,让其连追赶的机会都没有,以前的那些也都成了「沉没成本如果是话本小说里,英飞凌大概会「一怒之下,拼死一战!」,甚至不惜断供,来阻碍研究院发展。
但现实中,产业的交融是极为复杂的,研究院现在是他们最大的衬底采购商,股东们意见并不统一,「挣现钱」,总比「投研发」更符合资本趋利的本能。
英飞凌的业务也不止碳化硅,在华生意许多,断供什幺的...若是政府有命令他们半推半就还好说,一家商业公司自己跳出来搞断供,无疑会引起中国的不满,他们也有大量供应商在中国..
你断我,我断你...反倒是自己更麻烦一些。
于是,就只能这幺拧巴着。
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大概就是卖给研究院的衬底都是原价,一分折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