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92章 有人要灭咱老朱家的满门?!【求双倍月票】

张飙离开华盖殿之后,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回到了他那破烂官宿。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朱雄英的死亡疑云,应该在立储大典那天,通过一场舆论爆发出来,然后再被老朱怒而召入奉天殿。

届时,他再举个牌子,高喊:

【朱重八,你宠庶弃嫡,有悖人伦,大明将二世而亡!】

那刺激!

那酸爽!

绝对够老朱喝一壶的!

结果老朱实在沉不住气,还是主动问了出来!

而且,张飙敢肯定。

如果他不说出朱雄英的死亡疑云,老朱很有可能不会让他离开华盖殿,甚至会发疯对他严刑拷打,逼问真相!

这不仅打乱了张飙的计划,还让审计内帑的计划,不得不提前进行!

那幺,张飙为什幺一定要审计内帑呢?

通过老朱之前的行事作风,他发现老朱越到晚年,顾虑越多,哪怕他晚年掀起了洪武四大案中的《蓝玉案》,其行事作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从。

这样的后果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让本该被压制的文官集团,得到了野蛮生长的机会,最终导致朱允炆四年就亡了国。

而张飙想要改变世界的目的,是需要老朱达成的。

如果老朱还是这种行事作风,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洋务运动』的翻版。

所以,打蛇打七寸,他必须要打老朱最核心的地方。

众所周知,老朱的洪武朝,是以内帑为运转核心的经济体制。

这有别于明朝之前的所有经济体制。

虽然老朱的本意是建立一个『天子私库』,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偏离初衷,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在明初洪武、永乐时期,内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战略储备的作用。

但自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内帑逐渐演变为皇帝的私人钱包,其动用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

皇帝通过派遣宦官直接征收矿税、盐税等方式扩充内帑,这些收入不再进入国家财政体系。

要知道,明朝的税收本来就单薄,主要以农业税为主。抛开矿税、盐税这些暴利税收,上交国库的少之又少。

这样一来,内帑就会得到极度膨胀。

而内帑的膨胀,会使得国家财富高度集中于皇室。

那幺,承担主要公共事务的户部国库,就会常常囊中羞涩。

到了明末,皇室消费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占比极高,例如万历时曾达到五成以上,而用于民间救济的支出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国家税收沉重地压在农业上,而针对工商业的商税、关税收入极低,甚至为图省事而放弃征收,形成了『逼死农民,富饱商贾』的畸形结构。

再加上内帑的管理权掌握在宦官手中,这就导致了司礼监、御马监等内廷机构为争夺这块『肥肉』而明争暗斗。

外廷的文官集团也常以『不与民争利』为借口,反对向士绅阶层征税,实则维护自身及其背后利益集团的特权,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所以,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

【哎,任重而道远啊!】

张飙看着华盖殿外的雨幕,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虽然他每次『死谏』后,再穿越回来,都会在『上辈子』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但改革这条路,他也不知道要走多久,『死谏』多少次。

【不过,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

【只要有希望,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老朱,你可要挺住啊!」

张飙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华盖殿,然后唏嘘着走进了雨中,任由雨水打湿自己洗得发白的七品御史官袍上。

颇有种张居正踏雪独行的画面感。

……

与此同时。

华盖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老朱僵立在原地,久久不语。

张飙那句诛心之言,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疯狂回荡。

仿佛每一个字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颤抖。

【为什幺偏偏,只精准地要了皇太孙殿下……一个人……的命?!】

「一个人……一个人……」

老朱无意识地喃喃重复着。

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殿柱上盘绕的金龙,瞳孔却没有任何焦距。

他强迫自己,一点点地、抽丝剥茧地,去回忆洪武十五年,那段他刻意尘封、不敢触碰的悲痛记忆。

雄英

他的嫡长孙,标儿的嫡长子!

他寄予厚望的大明三代继承人!

那时,《空印案》刚刚结束不久,标儿带着年仅八岁的雄英出巡游玩。

刚开始,一切都好好的,雄英还在路上兴奋地跟他书写沿途见闻……

【是在回来的路上!】

老朱猛地抓住这个关键点。

标儿带着雄英在返京的途中,雄英突然发病,意外坠马……随行的太医确诊是天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