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不需要立刻做出决断,他只需要倾听,观察,让矛盾和派系暴露出来。

这场争吵本身,就是他对朝局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清洗的前奏。

就在争吵愈演愈烈之际,老朱缓缓擡起了手。

仅仅一个动作,满殿的喧嚣瞬间平息。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望向那至高无上的存在。

「藩王之事,关乎国本,非一日可决。」

老朱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

「今日所议,咱已悉知。着翰林院、兵部、户部、宗人府,会同议定一个『藩王行为则例』草案,详定护卫、田亩、用度、监察等各项规制,报咱御览。」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将皮球踢了回去,让相关部门去研究具体方案。

这既表明了整顿的态度,又没有立刻激化矛盾,留下了缓冲和操作的余地。

「至于张飙……」

老朱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那空着的御史行列位置:

「其行事乖张,罚俸一年,以示惩戒。然,『反贪局』既立,亦不可无所作为。着其于三日之内,上一道条陈,详述反贪局运作章程及审计之法,咱要亲阅。」

罚俸一年?

对于张飙那种滚刀肉来说,这惩罚简直如同挠痒痒!

上条陈陈述审计之法?

这哪里是惩罚?这分明是布置作业!

百官们彻底懵了。

皇上的态度,暧昧到了极致,也高明到了极致。

他既安抚了弹劾张飙的一方,又稳住了张飙和他背后可能代表的『改革』诉求,更借着这场风波,成功地将『约束藩王』这个敏感议题正式启动了!

张飙扔出的炸弹,非但没有炸伤皇帝,反而被皇帝巧妙地拆解、利用,变成了整顿朝纲、敲打藩王的工具!

这一刻,所有人才真正体会到,这位洪武大帝的政治手腕,是何等的深沉老辣,翻云覆雨。

「藩王之事,既已有议,着各部遵旨办理。」

在短暂的沉默后,老朱再次缓缓开口,将话题引向了最关键的方向:「今日大朝,还有一事,关乎国本,需与诸卿共议——」

他顿了顿,刻意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皇太子标早薨,国储不可久虚。咱观皇孙允炆,仁孝聪慧,性资纯良,可堪造就。今日,便议一议这立储之事,众卿,可各抒己见。」

来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老朱亲口说出,尤其是明确点出朱允炆『仁孝聪慧』、『可堪造就』,其倾向性已昭然若揭时,殿内百官的心还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若是往常,尤其是刘三吾等浙东文官集团核心人物尚未致仕之时,此刻必然已有大批官员出列,引经据典,高声附和,盛赞皇孙允炆之贤德,请求皇上早定名分,以安天下之心。

然而今天——

寂静。

一种近乎尴尬的寂静笼罩着奉天殿。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换间充满了犹豫、忌惮和更深层次的算计。

不少人的目光,甚至不自觉地飘向殿外。

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被张飙抱走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匿名举报箱】。

立储?在这个当口?

张飙那疯子刚喊出『审计藩王』,摆明了要拿藩王开刀!

皇上虽然暂时压下了,甚至顺势启动了『藩王约束』的议题,但这潭水已经浑得不能再浑了!

此刻表态支持允炆殿下,会不会被解读为『攀附未来君主』,甚至……会不会被某些与藩王关系密切的势力,或者被张飙那个疯子,视为眼中钉,然后一封匿名信投进那箱子里?

支持允熥殿下?那就更危险了!

谁不知道张飙那疯子跟允熥殿下走得近?

皇上刚才对张飙那般『轻拿轻放』,还让他上条陈,简直天心难测啊!

此刻支持允熥殿下,岂不是明目张胆地站队『反贪局』,跟藩王集团对着干?

风险和不确定性,让所有人都变得格外谨慎。

老朱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这群平日里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臣子,此刻却如同锯了嘴的葫芦,眉头渐渐锁紧,心中的不悦开始堆积。

他要的,是百官一致拥戴,是万众一心的场面。

以此来向天下昭示新储君的合法性与众望所归,从而弥合之前因为朱标之死,大开杀戒的裂痕,稳定朝局。

可现在算怎幺回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