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从破晓 A220的功率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来看,星源科技绝对掌握着多项能提升晶圆处理效率和良品率的核心专利。

阿斯麦危险了!

要知道,阿斯麦在DUV光刻机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若星源科技真要涉足,无疑会对其现有的市场格局造成猛烈冲击。

「目前行业内大多是先做DUV再攻EUV,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突破EUV技术,再回头优化DUV方案。」

陈延森进一步解释道,他顿了顿又说,「这样做有两个考量:一是EUV技术能直接解决高端晶片制造的『卡脖子』问题,像天工 A系列处理器的后续产品,就需要更先进的制程支持,毕竟苹果已经用上了20纳米制程的A8处理器,天工科技也不能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跳过20和16纳米制程,从14纳米制程入手,推出一颗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芯!

二是EUV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精密控制、光学成像等技术,能反哺DUV设备和上下游的产业链,让星源科技的DUV光刻机在性能和成本上更具优势。」

闻言,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不仅记者们在屏息倾听,就连不远处的阿斯麦、高通和美光的代表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侧耳关注着陈延森的每一句话。

《国民日报》的记者立刻追问道:「那星源科技的DUV光刻机预计什幺时候能推出?会优先供应哪些企业?」

「预计年底,明年第一季度会交付一部分。」

陈延森淡淡说道。

事实上,周围的人大多还沉浸在震惊当中,因为他刚刚说了,要连跳两级,研发14纳米制程的晶片。

乍一看似乎有些贪功冒进,但实际上即便陈延森不干预,以梁劲松的能力,只要给他半年时间,绝对能在14纳米制程领域将良品率提升到60%以上;若给足一年时间,良品率突破95%也不在话下。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梁劲松此前在山星就干过类似的活。

他曾带领团队完成了从28纳米到14纳米制程的技术跨越,而且比湾积电更早实现14纳米制程的量产。

本身就有成熟的工艺经验和扎实的技术积累,如今再从头攻克一次14纳米制程,自然不会有太高的难度。

这也正是湾积电会气急败坏地将梁劲松告上法庭、启动竞业协议的原因。

因为梁劲松这人,是真的有能威胁到他们的硬实力。

「陈总,既然有了国产光刻机,您认为,国产智慧型手机的价格会下降吗?」

《虎嗅IT》的记者问了一个敏感的话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