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一提到航天公司,脑子里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穿着防护服、钻研高精尖技术的高级科学家形象。

即便招聘信息里把岗位要求写得明明白白,没有那幺「高不可攀」,大多数人还是会下意识打退堂鼓,没勇气投出简历。

不过,保洁、厨师、打餐员这类后勤岗位,反倒成了网友们疯抢的「香饽饽」。

短短六个小时里,每个后勤岗位都收到了两千多封简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求职者中的本科率竟高达47%。

原本偏向基础服务的「低端岗位」,硬生生被卷成了「学历密集型岗位」。

没办法,主要是陈老板给的实在太多了。

要知道,普通大学生毕业后,起薪大多也就三四千块。

可云鲲航天的保洁员岗位,招聘信息里明明白白写着底薪四千五,再加上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饭补,还有季度奖金和加班费,算下来一个月平均收入最少也有八九千。

这幺一看,与其去网际网路公司或者工厂当社畜,不如早点干保洁,还能少走三十年弯路。

同一时间。

沪城第八研究所内,周俊平一得知陈延森公布了云鲲航天的招聘渠道,立马将早已准备好的简历,发送到了对方指定的邮箱。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因为云鲲航天有30%的股权由国资持有,所以对于资深主任工程师职级以下的研究员。

哪怕属于重要涉密人员,也无需先在所内非涉密岗位度过两年「脱密期」。

而他目前仅仅是个资深工程师,距资深主管工程师还有两级,自然不在限制范围内。(普通工程师→资深工程师→主管工程师→资深主管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资深主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

这也是陈延森为何要当面找韩锦恒提要求的原因。

要是没有韩锦恒从中协调,也没有国资在背后做靠山,以云鲲航天如今这般大规模挖人的架势,保不齐就会闹出什幺幺蛾子。

有些生意,有背景没钱可以做;可有些生意,光有钱没背景,一碰就会栽跟头,轻则散财,重则丢命。

投完简历的周俊平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既怕云鲲航天看不上自己的履历,又担心真拿到录用机会后,研究所这边不肯放行。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门清。

若研究所故意刁难,有的是办法给他设绊子。

下午四点十五分,周俊平接到了云鲲航天HR的电话,双方沟通了初面时间,最后定在傍晚六点。

让他意外的是,负责初面的人是华科协会里主攻航天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大牛,这位大佬之前还来沪城研究所开过技术讲座。

「廖老,怎幺会是您?」

周俊平脸上堆着讪笑,心里却直打鼓,生怕对方把自己偷偷面试、准备跳槽的事捅到研究所那里。

「放心好了,我也是拿钱办事,现在是云鲲航天发动机研发部的资深主任工程师,不用紧张,咱们先开始面试吧。」

廖士哲摆了摆手道。

陈延森藉助韩锦恒的影响力,再加上与华科协会长期积累的良好合作关系,虽然没能挖到多少顶尖首席科学家,但也为云鲲航天招揽了一批在原单位郁郁不得志的尖端人才。

虽说让他们辞去编制,加入一家民营航天公司是一项极难的决定。

可他们又舍不得巨大科研成果的诱惑!

此前,前往星源科技光学研发中心支援的工程师,很多都选择留了下来。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能做出成果,公司不仅给足薪资,还会给予应有的荣誉,从没人敢跳出来抢功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