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善与恶,罪与罚
路宽看小刘坐在对面跟自己挑眉示意,会意地点了点头,对着视频会议的众人:
「迈克,你来主持这件事,帮助国内的票务系统在多线程的流畅度上进行完善提高。」
「是,Boss。」
路老板颔首笑道:「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过两天我会过去一趟,到时见。」
「好,今天先到这里。」
「滴」的一声,视频会议挂断。
这是他利用自己的前瞻性视角,在主持中美两地对开发中的问界版在线售票系统进行改进。
美国方面的天才架构师迈克·所罗门和奈飞的大数据C软体的开发团队与会,一同对票务系统的多线程并发处理、动态负载均衡等技术架构做好优化。
这其中,路宽着重提了几点要求:
比如针对国内3G不普及,行动网路不稳定的情况,在PC端利用HTML5本地存储临时保存未支付订单,防止断网丢失;
比如提前预设票补功能,在热门场次限制票补,防止黄牛套利,以及同个IP的短时间多次下单的验证码验证。
当然还有问界旗下所有可注册软体的跨平台帐号体系建设,给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
路宽摘掉耳机:「怎幺了?」
「你过来看这条新闻。」
路老板挪了屁股坐到她边上,是刘伊妃刚刚顺着弹窗新闻,在金陵市官方网站找到的一则报导。
「日前,我市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佛教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这一发现轰动海内外。」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江宁区政府联合规划部门启动顶层设计,初步提出『补天阙、藏地宫、修莲道、现双塔』的核心理念,旨在修复因采矿破坏的西峰山体,重现历史上『双峰对峙』的盛景。」
路宽看得一愣,前世没有太关注过,原来佛顶舍利是这个时候问世的。
现在的朋友到金陵旅游,通常会去两个地方。
一处是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马皇后建造的大报恩寺;
一处是因为2008年的佛顶舍利现身,在此基础上于禅宗「牛头宗」的发源地牛首山,修建的盛大佛宫建筑群。
而曾文秀的墓地就在这片规划的风景区内的一处野湖旁,野湖也有被当地人叫做郑和湖的。
「路宽,我们要不要。。。」
小刘也不知道怎幺说才好,她还想着抽空带着孩子去祭拜一下呢,不曾想看到了这个消息。
曾文秀是刘伊妃对丈夫知晓最深的一个秘密,即便这个母亲的身份他还从未正式解释过,但不影响她成为两人间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
男子也没有什幺掩饰,坦言道:「你想说把墓碑迁走?」
刘伊妃斟酌道:「我是怕这里成了旅游景点,人来人往得聒噪,再打扰了她,我们去看她也不便。」
「家里庄园这幺大,把妈妈的墓地迁来妥善安置,整日陪在身边不是很好吗?」
小刘说的倒也是个法子,不过路宽想了想还是作罢:「她是个画家,生来就带着洒脱的灵魂。野湖畔的风、山间的雾、偶尔掠过的鸟鸣,才是陪她的东西,这里再大,也养不出乡土的野趣。」
「若真要迁走,反倒像是把她从最自在的地方硬生生拘了起来。」
「算了。」
刘伊妃微笑道:「好吧,那让她继续看美丽的风景,就是我们全家以后要办景区年票了。」
路老板莞尔,眼神扫过新闻中大报恩寺,突然萌生一个想法:「要幺就学一学朱棣吧?」
「他给老母亲盖了个庙,我要不跟当地政府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那附近划一片地出来单独开发。」
小刘懵懂:「什幺?」
这涉及到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舍利的由来,原为北宋年间印度高僧施护携至金陵,供奉于长干寺塔地宫,距地表约莫7米处。
路老板解释道:「朱棣靖难后,为了增强自己继位的法理性,修建皇寺为先皇并生母马皇后祈福。」
「《清史稿》讲他的生母另有其人,于是在大报恩寺地宫又悄悄为生母?妃修建了一座影堂,暗设神龛,密藏金册,真假不知。」
「据说这是得了高僧指点,叫借佛证母,以孝镇谤。」
路宽笑道:「咱没有Judy这幺牛,不过给老娘圈个地,修个院子叫她不被人打扰太过,总是可以的。」
小刘笑靥如花,抚着自己的小腹:「那就立刻办,择日不如撞日,我们这两天就去祭拜一下吧?」
「再过两个月肚子大了,出行不方便。」
路老板算了算时间,不耽搁自己去美国公干的行程,还要处理华艺临时股东大会前的一应事宜,当即应了下来。
路宽本人因为《历史的天空》与金陵当地政府关系密切。
在电影收益结算后,问界又捐赠了5000万人民币给当地的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等几个公益场馆,在金陵当地问界和他本人的口碑都绝佳。
官面上的事交给了陈芷希去办,小秘书早就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强人了。
很快,问界旗下挂靠注册了一个名为「金陵文脉保护基金会」的非营利性文化基金会,由刘伊妃挂名担任基金会会长。
基金会与金陵市有关部门初步接洽,将以捐赠形式向景区开发项目注资,要求获得郑和湖区域的规划权。
在会长刘伊妃的亲自参与下,该片区将设计成为一片带有围墙和生态隔离屏障的「静思林」。
6号下午,路宽、刘伊妃两人亲至金陵。
一行三辆车仍然停在世凹村口,乔装打扮的两人避开人群往湖边走,沿途偶遇的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据悉,一个造价50多亿的文化旅游区将在未来几年内落成,明年即将开始征地工作,届时当地居民都能先富裕一批。
时值初冬,山间草木凋零,苍松翠柏依旧挺立,枯黄的落叶铺满石阶。
薄雾笼罩山腰,远处小庙的飞檐若隐若现,钟声悠远,山风凛冽,偶有寒鸦掠过灰蒙的天空。
夫妻俩牵着手往湖边走,金陵的寒冬比起北平来不遑多让,不过刘伊妃穿着厚粉色大衣,走了一会儿鼻尖已经有些汗涔涔了。
天气湿冷,野草地上了霜,路宽担心路滑,紧紧地搂着妻子的肩膀往深处走,目光中怀恋着前世「故乡的原风景」。
脑海中思绪飘飞,似乎真的听到了这首陶笛曲。
小刘心情惬意:「你猜我第一次来是什幺时候?」
路老板沉吟了几秒:「应该是拍《天空》的时候吧?」
「小神仙聪明!」刘伊妃笑出一泓梨涡:「我觉得这就是上天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不是吗?」
「《返老还童》中的李明的养母,在我拍《历史的天空》时候遇见,这个名字突然闯入眼帘,那一刻我几乎本能地屏住了呼吸。」
「因为在之前我就听你说过。」
路宽好奇:「是吗」
「你在华西医院的病床上,昏迷的时候。」
路老板听得一愣,旋即想起了三年前那起自导自演的车祸,想起了自己在昏迷中闪回到前世猝死之前。
也想起了另一个世界那张CBD大屏上的黄亦玫海报,原来她机缘巧合下已经知晓了这幺多。
小神仙感慨道:「梦呓被你听去了残章,成就了佛家讲的因果轮回,业力相牵。」
「看来你上辈子是个蜘蛛精,这辈子叫我掉进了盘丝洞中,和你纠缠至深,再出不来了。」
刘伊妃揶揄地看着他:「盘丝洞里只有我一个,是不是很失望?」
转过山径,曾文秀的墓碑已近在眼前,路宽脸色一变:「妖精!不要胡说,我是正经人。」
少女捂嘴偷笑,看他在自己母亲面前也像个孩子一般,是自己从未见过的一面。
又是大半年无人打理,墓碑边上野草疯长,枯黄的藤蔓缠绕着青石,几簇倔强的蒲公英从碑座缝隙里钻出,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墓前积了层薄霜,落叶与松针铺了满地,倒显得这方寸之地与山野浑然一体,恰似她生前随性的性格。
路老板从登山包里取出折迭铲、小镰刀和软毛刷,动作利落地先把碑前清理干净。
「你坐这儿别乱动啊,我要开干了。」
「哪有这幺娇贵,我这体格子,说是全中国最强壮的孕妇都不为过。」孕妇不便弯腰,小刘倔强地从他包里找出抹布和保温瓶。
保温瓶中的热水是拿来化冰、好擦拭墓碑的。
路宽看得莞尔,自顾自行动起来,蹲身开始清理杂草。
镰刃划过枯茎的沙沙声里,刘伊妃也没闲着,轻柔地用拿温热的抹布仔细擦拭碑面浮尘。
湖边水汽湿润,冬天的野草结块,路宽好容易才清理得差不多,小刘早已完工,「曾文秀」三个描金小楷渐渐显露,在冬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我干完啦,能帮帮你吗?」
路老板擡头,看着巧笑倩兮、眉眼如画的妻子笑道:「马上好了,你跟她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