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些数学公式,对材料专业的博士来说和天书的区别不大。

凯文接过话来:「好了,接下来主要由马哈德万教授为我们解读论文中一些格外难的部分。」

马哈德万起身,走到白板边说道:「好,我们首先来讲解能量依赖的自洽方程,这个理论模型很抽象,它是非平衡玻尔兹曼方程的扩展,涉及了量子态密度、声子谱的耦合,还有复杂的激子复合速率的非线性优化。

这些即便是我都在第一次理解都显得有些吃力,就更不是在座各位做应用端研究平时能够接触到的研究内容了。」

如果不是凯文教授求到他这来,马哈德万才不想来讲解呢,在他看来,中世纪炼丹的麻瓜们有必要学占星术吗?

「整个模型最关键的是这部分,它通过自洽方程解决了多激子生成的动力学,这部分是张量积与量子叠加..."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博士们屏气凝神,都在全神贯注地听着。

中午休息的时候,凯文教授端着餐盘,和马哈德万并肩走着:「你觉得在座博士里有多少人能真的听懂?」

马哈德万回答道:「根据我多年教书的经验来看,一个懂的都没有。

他们缺乏数学基础,想要理解几乎不可能。

伦道夫的论文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它更是数学和物理学的巨大跨越。

以你对博士的数学水平要求,是不足以让他们听懂其中的高深数学的。

这不是他们的错,是过去常年以来,材料学领域重实验轻理论产生的结果。

也许现在正是改变的时候。」

同样,在申海交大的校园内,在论文发表后,林燃回申海交大开讲座,讲解他最新的成果:

「...让我们从这个公式的物理背景开始,我们知道激子复合速率的优化是多幺重要,它涉及到如何最小化热化损失,同时最大化电子-空穴对的生成效率。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数学优化的方法有效地控制这个过程,那幺理论上光伏电池的效率就可以突破过去的肖克利-奎瑟极限。

这就是整个思考过程的核心!大家很多时候只有理解了原理,在研究过程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通过原理去推导实验应该要怎幺设计,才能让它表现出你想要的特性。」

林燃的声音逐渐提高,「我们必须理解的核心问题是,激子生成与电子-声子耦合的关系。

论文中的方程通过引入新的多体交互模型,让我们看到了更高效的电子输运路径,这些都是过去我们所无法想像的。」

台下密密麻麻全是申海交大的学生,在他们看来,这是独属于交大的福利。

简中网际网路的社交媒体上,围绕此事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说,这个成果绝对是诺奖级的成果。

作为该研究的主导者,林燃百分百值得一个诺奖。

这也意味着,林燃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科学家。

当然,这个殊荣林燃在1960时空早就达成过,只是那次拿的是诺贝尔和平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