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方面的报价很低,只要20亿rmb,就肯把所有资料转让给我们。」
这个报价确实低,一份完整的、成功的N1火箭报价,计价单位还是rmb,对俄国人而言,他们通过石油或者其他资源换取的rmb支付即可,等于没有代价。
这已经是林燃看在科罗廖夫的面子上,给的超级折扣价。
瓦连京的语气充满了激情和自豪感,但他得到的,却是长久的沉默。
首先开口的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他的声音平静。
「瓦连京同志,我理解你的热情。
N-1是我们的骄傲,对技术人员而言。
但对民众而言,这是过去的,失败的,没有成功,没有给他们带来惊喜的灰暗历史。,德米特里说道最后,语气越来越低沉。
「所以你提出的依靠自己力量重启,在2026年的今天,是不可行的。
现实就是,我们的对手,不是当年的阿美莉卡。
我们的主要竞争者,是华国,他们在月球上做到的,远超当年阿美莉卡在月球上所做到的。
他们在月球上的基地,已经堪比一个小镇,他们的月球电磁轨道,堪比小镇的铁路。
他们最新火箭的可靠性和运载能力,已经超越了我们所有的设计。
而你的计划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它需要我们重启已经被关闭的配套生产线,需要重新培养已经流失的半导体技术人才,完全依赖自己的能力。
它的成本会飙到天上去的。「
瓦连京试图辩解:「我们可以用国内现有的工业能力进行攻关...
1
另一位大佬打断道:「瓦连京同志,我们不是在谈论浪漫的航天史诗,我们是在谈论国家利益。
重启N-1,对我们来说是政治上的工具。
它能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决心,更能作为我们的能力的象征,但前提是,不能付出太多现实的代价。
我们的经济已经在战争中不堪重负了,我们没有办法承担重启N1完全自主生产,靠自己完成登月的计划。「
显然,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了解俄国现在情况的人,也就瓦连京搞不清楚状况。
不是他们不想靠自己,而是靠自己,没这个实力。
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重心都放在军工上。
哪里调人给你,重启N1的复刻。
资源、人、时间,哪哪都是问题。
最后,坐在主位上的那位总结到:
「瓦连京同志,我们需要尽快做到,既然已经有详细资料,华国的阿波罗科技又是科技复刻的好手。
我们应该和他们合作,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用N-1火箭登月,给俄国联邦的民众带来一次伟大胜利。
这件事交给你全权处理。
至于你的想法,我认为是很好的,在合作中,可以尽可能培养一些我们自己的人才,让他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
华国人主导,但我们要搞清楚对方是怎幺做的,掌握整个N1火箭的生产制造技术,掌握登月的导航系统。「
他为最后的决定奠定了基调。
瓦连京表情淡定,内心颓然,他那份单纯而狂热的「俄国人自己的荣耀」的梦想,在克里姆林宫的冷酷实用主义面前,彻底碰了一鼻子灰。
他以为苏俄航天局被延迟了半个世纪的使命,终究还是要带着现实的枷锁前行。
「这和1966年,到底有什幺区别?」瓦连京在心中感慨道。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尽管现在是2026年,这里是俄联邦的会议室,而不是苏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