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69章 帝国的余晖

瓦连京想靠俄国人自己的努力,来重建N1火箭,重返月球,以致敬历史上苏俄工程师们为登月这个目标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他想到了科罗廖夫,在简陋的条件下硬生生把人类第一次送上了太空的伟大设计师。

他所有的宏伟蓝图,都是从最基础的、近乎手工的计算中一步步爬出来的。

他想到了格鲁什科,那个被教条和个人恩怨束缚的发动机天才。

即使N-1失败了,他的NK-33发动机依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杰作之一。

那些被他们封存的发动机,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让西方人垂涎不已。

那是苏俄工程师对推力极限的信仰!

这里多说两句,虽然N1失败了,但是NK-33发动机成功了,这是一种采用富氧分级燃烧循环的发动机。

这是一种技术难度极高的设计。

它的真空推重比达到了惊人的136.66:1,至今都是顶尖水平。

阿美莉卡在富氧发动机领域一直没有成功经验。

在苏俄解体后,俄国航天局继承了大量未使用的NK-33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因N-1项目取消而被秘密封存在萨马拉的仓库中。

瓦连京还记得,当时他们内部的工程师们戏称其为「发动机森林」,殊不知,未来他们要花费大力气重新捡起造这种发动机的技术。

而九十年代的时候,阿美莉卡的Aerojet公司看到了这些发动机的巨大价值。

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大约36至40台NK-33发动机,并将它们运到加州萨克拉门托的工厂。

Aerojet对这些二手发动机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和点火测试,发现苏俄没有说谎。

他们在加州测试台上进行了N1破产后的首次NK-33点火测试,结果证实了苏俄所宣称的性能参数,证实了发动机完全达到了设计规范。

后来这家企业一直致力于复刻NK33发动机,但他们只成功了一半,只能改造旧发动机,但却没有办法自己再造出来一模一样的。

改造旧的,问题是旧的有限,就只有那幺三十来台,用完就没了。

后来NK-33也就停留在历史里,成为了尘埃。

至于俄国人自己?他们没有返回月球的需求,就没有重启NK-33的想法。

过去和NASA没办法重新造土星五号一样,俄国航天局也没办法重新造NK-33。

好消息是,因为阿波罗科技登月成功,NK-33也被重启了,就是进展有限。

瓦连京打的主意就是回去说服克里姆林宫,把N-1重启,顺带着给NK-33发动机争取更多资源,加快进度。

可惜在克里姆林宫的汇报,不是那幺美妙。

显然,大佬们的想法和他截然不同。

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巨大而奢华。

长长的抛光桌子反射着天花板上水晶灯的光芒。

瓦连京带着一夜未眠的狂热和来自华国的技术资料,汇报他的月球复活计划。

他对面的位置上坐满了人,这些人都是这座宫殿的权利核心。

其中坐在最边缘的,是他的直属上司,航天局的局长德米特里·巴卡诺夫。

瓦连京没有浪费时间,简短的把事情阐述清楚。

.....各位,我带来的不是一份请求,而是一份迟来了五十年的胜利。

我们找到了N-1火箭失败的真正原因,并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份数据证明,N-1的结构和NK-33发动机没有问题,失败的原因是控制系统的计算延迟。

我们不需要重新设计火箭,只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重启这个项目!

我们将复刻N1火箭,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将我们的旗帜插上月球!这也是对苏俄工程师们的最好致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