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出身贵族的学员面露愕然,陷入长久的沉思;
而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话语在课堂回响,那些平民出身的优秀学子眼中,则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人的价值或许可以不完全由血统和黄金来决定。
顾梓的智慧在于,他从不贬低当地信仰,他将顺应天时、改良水土的实践,解释为履行其主赋予的代治者职责;
将追求知识、建立秩序的努力,阐释为领悟「其主在大地设定的常道」。
这使得学生们在接纳新知时,并无信仰上的牴触,反而觉得自身的宗教情怀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得到了升华。
而这,恰恰就是顾梓的聪明之处。
虽然他所传授的这一切,相比于九州而言只能算得上是皮毛。
但对于当前的加纳而言。
这一切就是这般的神奇。
当然,顾梓自然也是有着私心。
在传授九州知识的同时,他同样也在向所有人都灌输着顾氏的种种,从那一位位先人,到巨鹿这处世外桃源。
在他的口口相传之下。
那个对于这些加纳学子们一片陌生的圣地——「巨鹿」,开始在在他们心中神圣化。
它被描述成并非依靠黄金,而是依靠智慧与典籍堆积起来的圣地;
是一个权威源于学识与德行,而非纯粹暴力的理想国,学员们向往那个能将星辰轨迹绘于纸上、能将滔天洪水驯服于堤内的文明源头。
并且关于巨鹿的传闻也是越来越多。
人总是会理想化。
这一点在这些思想刚刚产生萌芽之人的心中更是如此。
恰恰就是因为完全的陌生,才给他们留下了十足的想像空间。
而这种浪潮。
也是再次随着这些加纳使者从九州返回之后,变得愈发盛行。
昆比萨利赫,国王宫殿。
通卡马宁高踞王座,目光灼灼地盯着风尘仆仆归来的使团首领,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使者脸上尚未平息的、如同梦游般的震撼与恍惚。
「说吧,」国王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你们在那东方九州,尤其是那顾氏根基巨鹿,以及他们庞大王朝的都城所见,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使者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将脑海中那些颠覆认知的景象转化为语言。
「陛下,」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那九州其辽阔远超我等想像,仿佛一片无垠的大陆。」
「但最令人心神俱裂的,是那片土地上的.秩序与富庶。」
他首先描述了他们抵达的宋朝都城,那个被顾氏称为「开封」或「汴京」的地方:「陛下,那是一座.一座用砖石、流水和人群构筑的、活着的巨兽!」
「城墙高耸如山峦,其内街道宽阔如广场,可容十乘马车并行!」
「入夜之后,整座城市并未沉睡,无数种被称作灯笼的器物将夜晚点燃,亮如白昼,市集喧嚣直至天明,那光与声的海洋,足以吞噬掉十个昆比萨利赫!」
「水,在那里不是珍贵的赏赐,而是驯服的仆人。」使者比划著名,试图让国王理解那难以想像的场景,「不仅有着遍布全城、清澈见底的沟渠河道,载满货物的船只穿梭如织,更有一种巨大的、凭藉水力自行旋转的翻车,将河水提至高处,灌溉着城周望不到边的稻田与园林。」
「那不是河流,陛下,那是一条条被锁链束缚、为人服务的巨龙!」
「还有.玻璃。」使者吐出一个陌生的词汇,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锦囊中取出一架单筒望远镜,「顾氏的贵人称之为千里眼。」
「透过它,能看清数里外沙丘上跳跃的羚羊!」
「而在汴京,这种清澈胜过最纯净水晶的玻璃,被大量镶嵌在豪门大户的窗框之上,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入,室内亮堂得如同置身于真主恩赐的光明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