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孝明皇帝赐画文成;孝和皇帝赐画文镶;」

「今日,朕以让画师作画。」

「定要将此画赐给子琰,以彰我刘氏天子与顾氏之情。」

他语气铿锵。

听到这话,就连顾琛都愣了一下。

他沉默了片刻,终是微微点了点头:「谢陛下。」

刘备笑了笑。

随后便直接拉着顾琛的手,于他同列共同朝着城内走去。

随着二人走过。

群臣依次缓缓跟在二人身后走过。

角声随风飘过,于万民的注视之下,刘备与顾琛缓缓踏入城中。

而随后,刘备更是再次随顾琛祭祀了顾氏先祖,向天下所有人表明了他对于顾琛的态度。

——两人只是名为君臣!

顾琛并非是一个能够彻底停下来的人。

就在祭祀之后。

于宴席之上,顾琛便与刘备谈论起了接下来的事。

当今天下,刘璋以降。

但江东之地却始终都未曾平定。

不过这些自然已经不会进入顾琛的眼中了,他真正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制度制定。

其实对此,刘备和早已表明了态度。

不仅仅是通过他于各州效仿顾琛的所作所为。

让顾琛能够总览文武亦是如此,他就是要让顾琛有着绝对的自由来做成这件事。

通过此次天下大乱,刘备早已意识到了世家大族们过于膨胀后的下场。

刘备也是早已下定了决心。

众人相继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了这幺多年的发展,在顾熙当年的基础之上,如今的这些能人也是有了更多的想法。

——让顾易比较在乎的事。

顾泽与诸葛亮在宴席之上提出了「雕版印刷」之事。

顾琛虽多年未曾回巨鹿,但是对于家族的一些底蕴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在看到顾泽让人拿出了雕版印刷术所拓印的书籍之后,他立刻便明白了顾泽心中的想法。

顾炜也是呆住了。

旁人倒是还好,但对于他们这一代的顾氏子弟而言。

他们可都还急着昔年的一切。

先是顾炜幼时随后说出的一句话,再到后来顾熙曾数次提起,最后甚至还说出了将来或可成真这种话。

如今见到这些书籍,他们岂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干系?

——从天下人之中选才!

顾琛顾炜等人完全没有任何犹豫,连忙便拿着书籍认真翻阅了起来。

看着上面那清晰的字痕。

甭说顾炜,就连一向心志如铁的顾琛都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无数的思绪不断在他脑海之中闪过。

虽然他也明白,此事绝对不是那幺容易就能办成的。

不仅仅是要看拓印的速度;

同样也要等到天下完全恢复过来,最起码百姓都吃得上饭之后,或许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但于顾琛而言,只要能看到这个希望那便足够了!

只要有这个希望他便能做下去。

无数的思绪不断闪过,顾陈与在场众人谈论了许久,就亦如昔年孝明皇帝刘庄与文成候顾康时一般。

从大汉的制度;

再到都城;

再到接下来的各种筹划。

众人畅所欲言,于各个方面筹划出了大汉接下来的道路。

一个新生的王朝于这一夜内冉冉升起。

虽仍为汉名,但却又有着截然的不同。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听着众人所说的一切,此事心中亦是无比的复杂。

顾氏的出现终是加速了历史原本的进程。

从根本性的制度;

再到生产力;

乃至科技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大大拉高了原本的发展。

如今这一切都还没有彻底实行下去,若是这一切当真实行下去,那绝对会对整个历史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

这次畅谈直至天明时分才结束。

但饶是如此众人亦是觉着有些意犹未尽。

可事关一个国家的大事,又岂能是短时间内能够彻底定下来的?

——此事注定需要缓缓图之。

众人依次离去,只留下了顾琛与刘备二人。

刘备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神色极为复杂,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低沉地说道:「子琰,直至今日……」

他顿了顿,似是在平复情绪,「我才真切地感觉到,大汉又有了重焕生机之象。」

顾琛默默点头,心中亦有同感。

往昔,他常听顾熙讲述孝和皇帝在位时的情形,如今总算是有了几分切身的体悟。

「子琰。」刘备目光转向顾琛,表情愈发凝重,开口问道,「你说,你我二人,可还有机会让这天下重回昔日的昌盛?」

「定能如此!」

顾琛毫不犹豫,先是对着刘备拱手一礼,随后望向堂外,声音清朗而坚定,「陛下圣明,诸位大人皆是贤臣。在明君贤臣的治理之下,天下哪有不兴盛之理?」

言罢,顾琛亦转头看向刘备。

刘备紧紧盯着顾琛,目光未曾有丝毫移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

「建安十五年,十月。

刘备于冀州巨鹿,受汉献帝刘协三辞三让,即皇帝位。

国号仍是为汉,定都洛阳,改元「章武」。

因顾琛顾子琰于乱世之中功勋难掩,汉又属火德,史称「炎汉」」

——《人教版历史课本(七年级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