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谶纬迷信始终都是宽抚人心最好用的办法。

但这是朝廷的最后一道保险。

以诸葛亮的性格,就不可能拿民心来赌。

若是祭祀之后天灾仍旧不断,百姓们只会觉着大汉丧事了天命,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他绝不会轻易冒险。

赈灾持续不断。

饶是大汉的底蕴再怎幺深,但在持续入不敷出的情况之下,当今的局势也是愈发险峻。

诸葛亮只能更为细心的做出各种规划。

这才稳住了四方逐渐动荡的人心。

但饶是他再怎幺努力也终是无法改变大汉当前严峻的局势。

但就在这种时候,邓艾再一次的站了出来。

他屯田的本事再次震惊到了所有人。

来自蜀地的反哺大大减少了大汉朝廷上的压力。

可天灾又怎会如此简单的结束?

饶是朝廷再怎幺尽力,但这种天灾也免不了死人。

虽然如今的大汉对于瘟疫已经有了详细的策略,但生活在四方的百姓也终是有人不知此事。

瘟疫悄无声息的在大汉蔓延了起来。

也好在顾氏第七代子弟在外。

他们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其中的危机,随后直接进行了大规模的隔离,这才阻止了瘟疫大规模的蔓延。

顾氏当前处理瘟疫的方式绝对可称之为天下之最。

无论是顾熙亦或是顾琛。

都给顾氏子弟留下了极多的可用手段。

可对于当前大汉而言,真正致命的难题是天灾会何时结束。

哪怕朝廷扔就在持续不断地赈灾。

但只要天灾不断,那幺人心终有崩坏之时,而朝廷也终会有一天被完全拖垮。

延康元年;

灾害持续不断。

多年天灾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在这一年重现,蝗灾再次蔓延江东之地。

诸葛亮终是不得不用出所有手段。

先于六月亲自陪同刘禅,于洛水行祭,安稳人心。

同时间,他也是用出了顾熙昔年所用的手段。

——先是放出各种神迹的消息。

随后更是在各地建筑粮仓,向无数的难民表明朝廷仍有赈灾的能力。

诸葛亮的内政手段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完全彰显了出来。

他改良驿站制度。

减少运量期间所消耗的粮草。

铸造木牛流马,更为方便的从蜀地运量。

随后再根据各州受灾的轻重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赈灾方略,竭力的控制好一切。

他所做的一切,丝毫都不弱于昔年的顾熙。

——不!

有着顾熙的经验在,诸葛亮现在甚至是已经都超越了顾熙。

在这种大规模的天灾之下。

他能稳住整体的局势,便足以说明他的不凡。

有着当初那种连续不断地天灾经历在,这一次的人心离散只会变得更加容易。

能够做成这一切,便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紧张之意也是愈发浓郁。

——果然!

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这幺简单!

顾易也不能确定这会不会是历史修正再次出手,毕竟原本历史之中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天灾。

但他能够确定的是,这一次天灾所造成的影响定会极大。

他不得不出手了。

之前未曾选择出手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着诸葛亮等一众名垂青史的人物在,赈灾之事并不需要顾琛。

要是连这种配置都不能解决天灾的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