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不仅仅是长孙王妃的同母兄长,更是自李渊起兵之时,便一直在追随李世民,如今的他可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话也只能他来说。
「殿下当今声威赫赫。无论是为大唐社稷,还是为天下苍生,此番征伐岭南,殿下皆是不二之选。」
长孙无忌话音一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陛下却突然下旨,急召殿下归京。」
「依臣之见……」
他环视厅内,目光掠过在场众人,见皆是李世民的心腹嫡系,才压低声音道:「朝中怕是已生变故!」
这话虽未明言,但其中深意众人皆知。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唯有烛芯爆裂的噼啪声清晰可闻。
顾泉、顾彦等顾氏子弟端坐如松,却也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佩剑。
「辅机。」李世民霍然起身,「休要妄加揣测。岭南路途艰险,父皇心系我安危,才命我返京。」
他目光如鹰隼般掠过众人,忽而展颜一笑,眼底却暗藏锋芒:「说不定此次回京,父皇会授我十方征渡使,统帅天下兵马!」
众人沉默不语。
虽然李世民的脸上仍是带着笑容,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复以往那般从容。
李世民又何尝感觉不出来呢?
历史上已经留下了太多的例子,这很难让人不生出其他想法。
但昔年李渊的承诺又给他留下了一丝希望。
众人沉默不语。
没有人敢将一切完全挑明。
这种事的敏感程度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
或许顾泉可以。
以李世民对于顾泉的看重,再加上顾氏的身份,他或许能够劝动李世民,就算挑明一切或许也不会有什幺太大的影响。
但很可惜的是顾泉又岂会答应这些呢?
他是顾氏长子,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绝对不会参与事关国本之事。
对此,诸将亦是无奈。
整个军中的气氛愈发的复杂。
就在数日之后,李世民便率领着麾下将领以及数百玄甲,匆匆忙忙的返回了长安。
长安。
李渊仍是为李世民举行了盛大的欢庆仪式,给人的感觉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
这确实是安抚了不少只看到了表面问题的将士之心。
毕竟又有谁不害怕「鸟尽弓藏」呢?
其实顾易倒是能看的出来,李世民如今是对「十方征渡使」的位置还有着很高的期望。
这并没什幺错。
毕竟李渊当初确实是给他做出了承诺。
但在当前的这种局面之下,所谓的承诺注定会成为枉然。
庆功宴上。
就在李世民那满是期望的眼神之下,李渊最后也只给了他三个铸钱炉。
这种赏赐对于其他任何人而言都算是重赏,毕竟其中所能够带来的财富是难以想像的。
但唯独对于李世民不同!
心中的一切志向再这一瞬间彻底的粉碎。
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仍是做不了大唐的十方征渡使,那待天下真正的彻底一统之后,他还会有其他的机会吗?
这是一个完全无需思考答案的问题。
当然,李渊自然知道安抚李世民。
就在当夜,他又再次召见了李世民,向他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李世民私自与突厥达成联盟,群臣奏他无君无父,李渊也只能搁置这十方征渡使的册封。
在说这些话时,李渊的表情是那样的认真。
就如同昔年他拍着李世民的肩膀,向他做出了定会封他为「大唐十方征渡使」的承诺一般。
当初的李世民信了,但这一次他却再难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