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又能如何呢?
任何的制度只要出现便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深入人心,加以进步。
如今只要出现了那便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
——天下安宁。
随着四方外敌的不断消灭,整个九州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在李世民始终都紧紧盯着吏治的情况之下,整个天下一直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此举更是不断地刺激商业。
河套之地完全平定,商业持续发展,包括丝绸之路的畅通,更是在无形之间让整个大唐的天下都彻底的活了过来。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坏事。
李渊崩了。
这个甚至已经被天下忘却了的太上皇终是离开了人世,崩于长安。
临终之前他再次见到了李世民。
到了如今,他已经完全认可了李世民,就算再怎幺不愿意承认他也知道甭说是李建成李元吉,甚至就连他都比不过李世民。
李世民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将其谥号定为「太武」,庙号「高祖」。
为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
此事确实是让李世民受到了一些打击,毕竟怎幺说李渊都是自己的父亲。
但他也明白,世人皆有离去之时,无人能阻。
其实顾易能够察觉到李世民的另一点改变,或许正是因为过于崇拜顾琛,这让李世民不由得便受到了一些顾氏的影响。
那就是他从不畏惧死亡,对于死亡也十分的坦然。
不过却仍有大事让他在意。
那就是长孙皇后病了,虽然并未显出危及性命之势,但却难以治愈。
李世民对此颇为的担忧。
顾易同样也是注意到了这件事,不过心中却并未有什幺波动。
无论是长孙皇后也好亦或是李渊也罢,这些人的寿命都已经增长了。
这其中的因素极多。
不仅仅是因为顾氏的出现加快了天下一统的进度,让他们免于了过多的担忧,同样也是因为医疗的持续进步。
长孙皇后到底还能活多久,他也不知道。
贞观十一年,七月。
顾泉正是扫平了西域的一切反叛势力,彻底奠定了实行制度的基础。
整个西域都臣服在了大唐的铁蹄之下。
随后——
大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顾泉让人占领了整个西域的战略要地,并以此为基,开始一点点的向着周边各国辐射。
在让所有人开始接触大汉制度的同时。
李世民也是将早已准备好的书籍派人送往西域,这些几乎都是用西域文字以及大汉文字所编撰成的儒家经典。
同时间,顾泉也是让顾彦等人有意无意的暗示要想让子嗣继承自己的位置,便一定要将其送来学习九州的语言文字。
并且他同样也是拉开了对于各国兵力的限制。
在要求他们兵力数量的同时,开始从下而上的吸收西域各国之中的壮丁,打造出属于大唐的军队来。
他并未强迫。
九州文化讲究的便是一个以理服人。
这些人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当前的顾氏威名在整个西域已经达到了巅峰,这是顾泉真正杀出来的威名,足以让任何人感到畏惧。
当然,就算顾泉做的再怎幺多,这一切也需要时间来慢慢的影响,甚至都可以说是一代人不可能完成的事。
不过无论是李世民也好,亦或是顾泉也罢,两人都不会停留在原点,将会始终向前。
十月。
在大唐与顾氏的威望压力之下,高句丽王终是承受不住压力,正式遣派使者决议向大唐称臣。